回到顶部
乡建实践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活动资讯

“重庆乡村振兴的脚步,应植根于山水之间”

2019/6/12 20:32:38
来源:
作者:

“我与重庆结缘,要追溯到1966年。那时重庆农村资源缺乏,人年均不到300斤稻谷,农业发展的条件相当差。”

  “二十多年来,我先后深入了重庆十余个区县,对山区农村有一定了解与研究,见证了重庆农业的发展过程。”

  “如今,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庆如何让农村获得新生?我认为,应踏踏实实地将脚步植根于山水之间。”

  6月11日下午,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时,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侃侃而谈,就重庆如何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进行了深入探究。

  不能把农业单纯看成第一产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在说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问题前,各级部门相关负责人首先应该来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农业,能单纯地看成第一产业么?”在温铁军看来,当前的农业已不是传统观念下的第一产业,而是一种以农村生态为基础的农村生活方式。

  他认为,农村的空间具有资源属性,其经济价值在过去并不显化。但在“三产融合”下,农村的阳光、空气、山林等经济价值逐渐显露,在“三产融合”开发下不断显化和升值。

  温铁军说,农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多元化内涵。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三产融合”,其主要载体就是包含着各种自然和人文禀赋的空间资源。这些自然空间和文化风俗等人文空间,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大更直接的消费效用,客观上具有了旅游、休闲、教育、养生等服务功能,也就具有了“三产融合“开发的经济价值。

  “农村向来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复合空间,即‘三生合一’。去挖掘农村的空间资源、生态的多样性,才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动力。”温铁军认为,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机制是相吻合的。

  不能把农村简单地进行条块分割

  以往,我国农业形势比较复杂。一方面,农业产业化追求数量型增长,造成一产化农业的过剩及占绝对比重的面源污染;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基本要素因长期被外部市场定价,导致成本上推,出现过“地板高于天花板”现象。

  温铁军说:“各级政府要把村庄看成一个整体,不能局限于土地平面化开发利用,简单地对土地进行条块分割,将资源切碎,一股脑用西方工业化思维指导生产。”

  他举例,一个村甚至一个区域的山水本是一个整体,如果将地块简单地分割成条块,简单粗放地用于不同形式的经营,势必体现不出山水体系的系统价值。

  “基于此,中央要求各地发展立体循环农业。”温铁军说,立体循环农业不仅能保留并维护优美、清洁、干净与物种多样化的自然环境,还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养生农业的需要,“以新鲜空气洗肺、山溪清泉洗血、有机食物洗胃、乡土文化洗心,这些立体循环农业下的慢食、慢村、慢生活,正是大城市家庭未来消费之趋势。”

  “在指导农村发展立体循环农业时,还要重视培育‘小农经济’,壮大农村集体资产。”他认为,小农经济只有借助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小农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全面减贫等战略目标。

  当前更需要的是社会下乡、市民下乡

  温铁军认为,重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在推进“市民下乡”、深化“三变”改革、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等方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政府要制定新政策推动‘市民下乡’参与乡村振兴。”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城市居民以及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在乡村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或在乡村长期居住、生活。

  不过,他认为,当前需要的不再是过去产业化时代的资本下乡,而是要求社会下乡、市民下乡。

  “怎样带动市民下乡,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他说,“湖北武汉就有首创。去年,武汉提出了一个鼓励市民下乡的优惠政策20条。这种做法叫社会参与式发展,鼓励社会下乡,而不再是亲资本的下乡,目前看来效果很好。”

对于当前城市资本如何更好地“下乡兴业”这一问题,温铁军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下乡前要做好前期调研,结合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可选择具有“立体循环、文化体验”特点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二是要重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减少一家一户的谈判对象,进而减少交易成本;三是深度参与当地的“三变”改革,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数字版

原文链接:http://m.cqrb.cn/cqrb/2019-06/12/009/content_153089.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