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实践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田间行者

沈林洁(浙江):母亲河边的村史记录者|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2018/9/11 11:27:42
来源:
作者:

沈林洁,女,浙江桐乡人,1972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政法系,同年进入桐乡市委党校工作至今,因一直从事基层科研工作,深切感到家乡农村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迅速变化,从而产生了留下小村记忆的想法,目前正在为御驾桥村、家乡亭子桥集镇等进行写作调研。

事迹概述:

2012年来,沈林洁开始村庄历史撰写,已完成《水云乡里话海卸》、《民合记忆》、《桂花村拾遗》等三部小村史志,目前正在为御驾桥村、家乡亭子桥集镇等进行写作调研。

自从2012年了解本市海华村的悠久历史,沈林洁开始了一系列村志的调研和撰写工作。童年在乡间自由奔跑的热情重新回来,历史的兴衰荣辱面目巨变却又令人深思不已。

“每一个村庄,都有一条自己的母亲河。”

早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90年代末,刚参加工作的沈林洁就发出了最为深情的感喟和最为迫切的呼声。在无数次的下乡调研中,在绘制一幅幅乡村地图时,“小河”作为核心主题一次次出现。母亲河俨然是家乡土地上维系生产生活的血脉,更成为乡村命运的象征,生态文明的依托。

在《民合记忆》(村史)的末尾,附了一张作者手绘的水系示意图,隽永的笔触和细腻的标注,令人联想水乡旖旎的风貌。可谁能想到,一处处被打上斜线的河段占了不下整个水域面积的一半,代表了多少以“发展”之名被填埋的小河。还有那些丧失在推土机下的美丽建筑,也让沈林洁痛心疾首。如果说物质的破坏兴许还有修复或仿造的可能,那无法模仿的文化韵味和牧歌吟唱,情系山川大地河流草木的心灵,古楼旧庙的荫庇下村民彼此的联接和与祖先的对话,如何才能修复重建呢?

细致入微记录乡风民俗

沈林洁的村志工作,短则数月,长者经年,走过了无数小路、小桥和角落,春夏秋冬,书里书外,见证了乡村的变迁。每到一个村子,都得到了乡民热情的指引。在海华村(海卸),查阅镇志和典籍,而且受教于本地饱读诗书的的高人。为了真实记录地方风俗,她在当地海神祠“拜斗台”活动之际,在祠堂呆了三四天,与老人们一起吃饭,聊天,从中收获了许多民间传说轶事,挖掘了几个曾经非常热闹、现在已几乎无人知晓的传统民俗,对此作了详细的记录。在《德清县志》,翻见了乾隆行宫的建筑效果图,证实了一些乾隆下江南经过海华村的民间传说。

民合村,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小村,古时称前朱里,以前朱庙为中心的几大家族各具特色:有官宦之家、有造了气派船丰楼的商贾之家、有绵延几百年的诗书之家。小村风景秀美,水系丰富,明代沈周曾绘有前朱里风景。在民合村,几乎每个家族都有几个热心人鼓舞着沈林洁的工作,向她介绍家族的兴衰、祖先的掌故。他们热爱家园,以祖先和村庄为自豪,关心村里的点点滴滴的变化。有的不辞辛劳的带着她在村里走了一遍又一遍,她也快速的记住了小河小桥的细节。她向老人们学习渔具的制作方式,请他们演示耕作的场景和手艺的过程。民合还有一批老人,会船拳,经常切磋。与前朱里相对的是后朱村,也写成后珠,据说村边的澜溪塘曾产蚌珠。在小村的河道被填之前,小村的地貌如莲藕,“藕”节间有石桥相连。后珠村曾有名医张千里,他写了百首菱塘棹歌,可惜传下来才八首。但就只仅仅的八首,也留下了小村旧时模样与村里的故事。

沈林洁已经出版的三本村志

在桂花村,蜿蜒曲折的小河和两岸的竹林老树,冬日暖阳,炊烟里的饭香,每个细节都让她感受到乡村的美。特别是四季常青的百年老桂花树,就像它根植的这个乡村,有着常新的生命力量。那星星点点的黄色小花,在花的世界里是如此的不起眼,不张扬,在沈林洁眼中,就是乡下的花,恰如我们的农人,那么微不足道,有那么纯朴自然。

乡村文化多样,所谓“十里不同风”;沈林洁笔下的几个村庄,虽相距不远,但各有特色,活灵活现。海华村域内千亩水面,湖河塘漾星罗密布,水回路转迎来长长短短各式古桥,连接着千百年来历史的踪迹;此地由于海水倒灌土质特殊,不利稻麦种植,而盛产苎麻蚕丝,利于经商纺织的发展。桂花村因年产300多斤桂花的老祖宗树得名,而且造就村里的食桂特色小产业,就连每年八月十五的灯节,也因桂花的空古清甜而别具特色。再如,同样是群众聚会,桂花村的余天堂(旧时钱林西庙的部分)在每年二月初八和八月十二纪念土地菩萨生日,念佛烧香点灯,临了还要吃集体饭。在民合村,后珠村庙的庙会是正月十六和农历三月初八(为的是纪念土本地地老爷及夫人生日),前珠村庙则是清明烧回香、十月廿五土地老爷生日。

谚语和诗文史料加以印证

沈林洁不仅把乡风民俗记录得细致入微,而且用方言谚语和诗文史料加以印证,可谓雅俗共赏,让读者在日常生活的平实中体悟历史的源流和人文的底蕴,让村民们对一方水土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关于历史悠久的蚕桑习俗,是沈林洁村志中很有特色的内容。清明“轧蚕花”(到蚕神庙轧热闹、烧香拜佛),四月“望蚕讯”,大蚕时“蚕关门”“搭蚕棚”,阴历十二月十二是蚕神生日,农家主妇要祭祀蚕神五圣,别具特色的用糯米粉做成的“清白圆子”(茧圆),作者还引用清人的《茧圆歌》:

黄金白金鸽卵圆,

小锅炊热汤沸然。

今年生日粉茧大,

来岁山头十万颗。

养蚕历来是家乡重要的经济来源,妇女们把蚕成为“蚕宝宝”,可见其珍贵。蚕桑节俗,各村有各村的风俗。在桐乡西片,崇尚马鸣菩萨;在东片,却敬重蚕花娘子;更有几个小村,称蚕为“宝宝”,养蚕已深入农人的骨髓血液。养蚕期间,乡人多有禁忌,比如晦气、丧气的话(如僵蚕的“僵”音)不能说,和气才能吉利。作者引用清诗中描述本地风俗的一则《语溪棹歌》,足见寻常百姓在辛苦劳动的同时,不乏爱美之心:

寒村家家下重簾,

都道蚕家禁忌严。

却羡小姑心手巧,

桃花纸上剪花粘。

感悟农村社会对生命的尊重

在物质文化发展失衡的今天,农村社会依然处处存在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这些细节,每每让沈林洁感动不已。人的一生,不同年岁,常常有不同的祭祀活动,说是消灾祛病,其实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如人生下来第三天就有一个小活动,叫过三周;一个月,剃满月头,条件好的人家办满月酒,给亲戚邻居送红蛋寿桃(米粉制作);一周岁,抓周,办周岁酒;满十六,有成人酒;二十九岁是韩信关,要斋星官消灾……婚丧更是大事,无半点马虎。祭祖、祭天地常常是整个宗族全体参与。

村庄的聚会交流,虽经现代化洗礼,但传统的浓浓乡情犹存,小则邻里之间,大则吃“朋东”(音,各家平摊费用的大聚会)、清明吃坟酒。过年过节邻里亲戚总要走动。在桐乡高桥一带,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必包馄饨,请亲戚,邻里之间也要送一碗。红白喜事几乎会全村出动。这不仅仅是吃喝几天,其实是一个信息交流、增进感情、消除矛盾的平台。彼此来往的人情,是互相牵扯的线,无论走得多远,你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看见自己的根,安放飘泊的心。

记录跟不上消失的速度

但现在许多村庄搬迁了,小河填了许多,村庄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民国时期的动荡、日本的侵华战乱,小村曾经的苦难,许多的故事都失传了。更为可怕的是,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媒体的出现,小村口口相传的故事,随着老人的去世,也佚失了。在走访过程中,沈林洁常常为没有早来一步而顿足后悔。在民合村,有一位中风而在床上躺了十年的老人,是民国时期多件故事的参与者,整个房间气味很重,陪同的人都劝沈林洁不要进去了,但她在与他的愉快聊天中忽略了周围的气味,而那种收获的愉悦感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在去了三次后,老人去世了。如果没有这三次走访,许多有趣的事情就无从知晓了。而在桂花村,在拍摄了一组八十年代的极有特征的农房后,没几天,房子全被推倒了,因为那些人家在新村点建房了……

类似这样的幸运的事情还有许多,但更多的是遗憾和担忧。健在的老人越来越少,留存的老房越来越少。沈林洁的两条腿、两只手,已远远跟不上消失的速度。有的时候,沈林洁好想有个团队,让大家都来关注、都来记录,哪怕只一纸片语,哪怕只冰山一角,也是一份保留,也是一份力量,也是一片爱故乡之情。

尾声

人类的行进,是一条血脉构成的线,在这条线里,织进了人的情感、习惯、喜好……有了这条线,走多远都不会飘泊。经常有人问沈林洁:你这事有什么意义?花这么多精力记录这些小旧杂事,有什么意思?浪费你很多时间啊!沈林洁无法解释很多,她只想说:“因为我是这块土地上的人,小河是我们的母亲。”


文章出处:“爱故乡”新浪微博

转载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bd435abb0102xw01.html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