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百年乡建
产品类别: 百年乡建

回望历史,致敬青春!70多年前,乡建院有段不老的时光.....

1940年,著名平民教育家、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晏阳初在重庆北碚歇马场(今北碚区歇马街道),创办了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以下简称“乡建院”)。乡建院前后办学11年,共招收新生1180人,毕业生共379人。

乡建院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高等学府,并率先提出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

璧山曾经是乡建院的华西实验区(实习基地)。目前,西南大学和璧山正在共同筹建乡村建设历史陈列馆,以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和重要的历史。

回望历史,致敬青春!70多年前,乡建院有段不老的时光.....

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46级校友蒋年荣(右)和曾永臧(左)合影于今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楼前(2013年)

重庆师范大学退休教师曾永臧是乡建院乡村教育系1946级学生,他还根据记忆绘制了两张地图。一张是母校教学楼、大礼堂、图书馆等校舍布局图,一张是母校周围环境的布局图,这两张地图均将成为乡村建设历史陈列馆的重要资料。

乡建院当年是什么模样?学生在乡建院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如何?近日,93岁的曾永臧向记者口述了当年那段历史。

回望历史,致敬青春!70多年前,乡建院有段不老的时光.....

当年乡建院的教室


学校周围就是农田和小溪

我出生在四川仁寿,是乡建院乡村教育系1946级的学生。我原本在成都师范学校读书,校长和晏阳初关系很好。有一次,晏老到我们学校做演讲,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约80%的人口是农民,因此教育的重点要转向农村,解决乡村建设人才奇缺的问题。我很受感染,所以就和罗光琦(后来《长航报》的编辑)一起考取了乡建院。

你们看这张地图,就是我画的学校周围的布局。学校在北碚歇马场的高坑岩,1940年由晏老创办。高坑岩离重庆有60公里,是一片尚未经营的处女地,有磨滩河通往北碚,运输便利。这个地方有长、宽各约十丈的瀑布,可以用来发电,北碚发电厂就在这里,电力足够两万盏电灯的使用。发电厂下面就是一个天然的游泳场。

回望历史,致敬青春!70多年前,乡建院有段不老的时光.....

曾永臧绘制的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附近区域平面示意图

学院周围就是农田、小溪,还有彭家院子、曾家院子等大院,以及白鹤林。晏老的设想是可以在这里以学院为中心,开辟文化村。

所以这是一所没有围墙、建在农田里大学,让大家在耳濡目染的生活中去认识农村、解决农村的问题。

回望历史,致敬青春!70多年前,乡建院有段不老的时光.....

曾永臧绘制的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校园地图(2016年)

我1946年进乡建院的时候,学校设施已经比较齐备了。你们看地图上,教学楼、大礼堂、图书馆、教工宿舍、实验室都已经有了。学校给人整体感觉就是很朴素,校园里有果园、农场,看不到什么人穿西装。


教我们的教授都非常有名

1945年8月,乡建院扩充升格为独立学院后,设乡村教育、社会、农学、农田水利4个系。1945年9月,学校招收本科新生时,报考学生很踊跃,但录取标准相当严格,报名1014人只录取160名,实到116人。到1946年夏季招生时,报考学生达1500余人,只录取115人,我就是这一年入学的。

按道理说,乡建院是私立的,经费主要来源应是学生缴纳的学费。但实际上学院向学生收费却很低,住宿费还免缴。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到学校的农场去勤工俭学。

回望历史,致敬青春!70多年前,乡建院有段不老的时光.....

乡建院学生下课后从教室回宿舍的途中

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院长晏阳初向海内外募捐而来。

教我们的教授也都非常有名,瞿秋白的幺叔瞿菊农是我们的副院长,他讲哲学和教育。每次瞿菊农讲课的时候,教室里好多其它系的学生都来听课。

教水利的白季眉教授原是复旦大学水利系的主任,他觉得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是伟大的事业,就来北碚了。说实话,乡建院和复旦大学的待遇差别很大的,但是他全家都过来了。

  还有王诗农、翦伯赞、胡絜青、李建勋等,这些教授对我们的影响都很大。还有一个王启澍先生,讲课讲得非常好,很幽默,我后来讲课有些地方就是学他。


走出课堂去种植林木、施工灌溉

1945年,乡建院由专科升为本科后,对各系开设的科目和学分有更严格的要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系科设置属于半教半农的性质,这与普通高等院校有明显的不同。

学校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所以乡建院不但在学校附近划定了专门的实习区,还把在璧山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基地——华西实验区也作为学校的实习区。

回望历史,致敬青春!70多年前,乡建院有段不老的时光.....

农学系学生在田间实习

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各系学生都走出课堂,到农村、到华西实验区等研习区实习。比如农学系的学生在歇马乡推行农业建设,他们选定若干农家作科学种田推广示范户,传授作物防病虫害及土壤、肥料、蔬菜种植、家禽养殖等科技知识;他们还响应卢作孚的号召,利用寒假到北碚、合川的嘉陵江沿线种植经济林木油桐。水利系的学生则要参加梁滩河的水利建设,施工灌溉等。

我所在的乡村教育系以国民教育为实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实习区以学校为依托,组织了若干传习处,以传习的方式举办民众教育。

学生们有的在学校研习小学教育,有的担任传习导师,有的与社会系的学生配合,组织母亲会宣传儿童教育常识……这些实习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大家的专业能力。

比如1947年8月,学校组织暑期留校的18位同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歇马乡32个保全部调查完毕,基本搞清了歇马乡各方面的情况。还有两位学生被派去采集标本,仅一个月,两位学生就采集昆虫分类标本396件,解剖标本约600件。

回望历史,致敬青春!70多年前,乡建院有段不老的时光.....

农田水利系1945级学生进行水利测量实习(1948年)

我们的毕业生主要分配到璧山、巴县、北碚、江津、合川等地,进行推广优良品种、兴修水利、组织合作社、建妇幼保健站、兴办平民夜校等工作,为广大乡村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晏院长曾经告诉我们,我们学校的标志是一个“平”字,就是“平民教育”“平天下之不平”这些意思。晏院长想让我们也能接他的班,到农村里去做点事情。


参与1949年“四·二一”学生运动

学校另一大特点是氛围很民主,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生举办学术讲座、研究会、讲演会和讨论会。

在乡建院办学期间,影响较大的有文学读书会、哲学研究会、野草社、秧苗社、布谷社、人间剧社、旭日剧社、乡建歌咏团、舞蹈队等30多个社团。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乡建院的爱国学生运动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回望历史,致敬青春!70多年前,乡建院有段不老的时光.....

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乡村教育系1946级毕业合影

当时,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了加强乡建院的党建工作,派卢本初来乡建院,以教务处职员的公开身份开展党的工作。学生们则用社团的名义来开展活动,比如泥土社,虽然是个文学社团,可社员全是地下党员。

乡建院的学生大多很进步,在各种民主活动中冲锋陷阵。我们参与了1949年的“四·二一”学生运动,那是重庆最大的一次学生运动。

1949年,国民党政府已面临全面崩溃,社会经济急剧恶化,工厂倒闭,物价飞涨。1949年3月,乡建院在“四自会”(自治、自习、自给、自强)领导下,与重庆市其他高校联合开展了争温饱、争生存的罢课罢教集会和游行活动。

4月20日,我们步行来到沙坪坝,当晚住在南开中学。第二天,10多个院校、6000多学生在重庆大学团结广场集结后,参加了集体大游行。“四·二一”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重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震动了山城。

我1949年毕业,之后在兴隆场一所学校当教师、校长,后来被分到重庆第一师范学校(现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系教书。我很感谢在乡建院学到的知识和理念,我也常常对我的学生们说,要为国家、乡村多做贡献,他们中不少人走上了农村的教学岗位,这让我很欣慰。

 

对话:乡建院率先提出培养“一懂两爱”人才

乡建院因何而建?它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学科如何设置?最后归属如何?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重来和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潘家恩。

晏阳初坚持校名用“乡村建设”4个字

重庆日报:乡建院成立的背景是怎样的?

刘重来:说到乡建院的创立,就不能不提及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大地上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乡村建设运动已在河北、河南、江苏、四川、重庆等十余个省市、几十个县展开,参加的团体达600余个,实验点达1000余处。

其中,以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卢作孚在重庆北碚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最具有代表性。所以后来在商议乡建院的校名时,晏阳初坚持必用“乡村建设”这4个字。他的理由是,不能随便放弃20年来的努力,轻易用别的字命名。

1936年,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创办了农村建设育才院。但一年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定县沦陷,农村建设育才院也不得不停办。晏阳初又决定在大后方重庆创办一所乡村建设学院。

卢作孚曾帮助乡建院选址

重庆日报:战争时期新建一所高校,并不容易吧?

刘重来:乡建院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高等学府,并且率先提出要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

为了筹建乡建院,晏阳初邀请黄炎培、卢作孚、梁漱溟、张伯苓等各界代表组成董事会,并于1939年牵头成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筹备委员会。

乡建院在选择校址、筹措经费、购买地皮、建设校舍、添置设备等方面,都得到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的大力帮助。为了明确校址的位置,晏阳初与卢作孚在北碚东奔西跑、勘查比较,最终选择了北碚歇马场的高坑岩。

卢作孚还请家乡合川的乡绅支援学校建设,有3位乡绅在距离学校60公里的地方共捐出100亩的土地给学校作实习基地,种茶树、玉米和马铃薯等。

建校之始,建筑工人少,不好雇,施工时又常遇日本飞机轰炸,工人时有伤亡,因此工程进展缓慢。到1940年10月开学时,才建成一栋房屋,先勉强开了学。

甲种研究生必须是回国留学生

重庆日报: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科系设置怎么样?后来归并到哪所学校了?

潘家恩:乡建院最初决定先设农业、农村教育、农业经济3个专修科。不过开学时,只有农业和乡村教育两个专修科招生,因为原本拟定为农业经济专修科主任的姚石庵教授,在1940年4月前往北碚的途中,由于日军轰炸船只触礁沉没而全家遇难,计划中的农业经济专修科不得不停办。学校原计划招生150人,也只好改为50人。

为了培养乡村建设管理和高级技术人才,乡建院在建校之初就开始招收研究生,特设研究部。其中,甲种研究生必须是回国留学生,并且要求具有工作经验或在国内有成就。比如,甲种研究生崔仲白是美国依阿华大学水利工程学博士,回国后任全国水利委员会专家,到乡建院后他主要研究农业地区小型水利工作的推广。

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乡建院并入西南师范学院和西南农学院等院校(现西南大学)。

2012年,为承接和发扬百年乡村建设丰富的历史资源与文化影响,西南大学成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担任学院执行院长,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的后人担任名誉院长,继续开展当代乡村建设的研究、实践与人才培养工作。

  (本版图片均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供图)

记者:李星婷

编辑:唐琴

校对:崇云丰

审核:卢志民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客户端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QfRSg5oid9WvhuEfxCdag


相关产品 / Products More
  •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8
    周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实践,不同阶段党在“三农”工作上的重点顺序,首先是农民,其次是农业,最后是农村;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首先是农业,其次是农村,最后是农民。该实践过程中存在国家由汲取到给予、农村由贡献到振兴的历史轨迹。当前,“三农”工作一方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望乡村振兴未来,我们需要切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促成农业农村现代化早日实现。通过农业与农村优先发展,促成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应牢记三点历史经验:农民富,国家富;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01百年领导、五个阶段(一)农民组织化为主,发动农民闹革命,夺取政权阶段(1921~1949)这一阶段,党的工作路线经过多次曲折反复,最终确立为农村包围城市,发动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动员农民参与革命,就要抓住农民的最根本诉求——土地。从建党初期在闽西、瑞金、大别山等苏区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减租减息”,到“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土地革命和斗争策略,在人们通常认为的“善分不善合”或马克思所言的“一袋子马铃薯”基础上,通过知恩图报、情景动员、革命话语建构等,党探索了汲取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各种方法。党在征粮派款、投工投劳、征兵征夫等多项基层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虽然部分时期和部分地区存在“...
  • 发布时间: 2020 - 12 - 14
    30年代前后,我国曾出现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其两大中心即为: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派和以梁漱溟为代表的邹平派。当时我与邹平和定县派都先后有过联系,参加过他们的活动,并直接参加过全国性的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学会”和“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所以我对此有所了解。晏阳初骑驴下乡首先从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谈起。晏阳初是美国留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到过法国,在华工中间做过一些扫盲识字工作,回国后参加了由熊希龄夫人朱其慧主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后来晏阳初任该会干事长,大权独揽,朱其慧徒拥空名,不久死去。平教会本来是在各大城市搞识字运动的,1926年至1929年也曾以河北省定县翟城村为基地,开展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该村原由本地人米迪刚办过一点教育和自治工作,但规模很小。当时的国内情势是,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势力在城市一时占据上风,而毛主席领导的农村红色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为给平教会募捐,晏阳初到美国游说,得到了美国资本家数十万美元的资助;又得到了南京和河北各级政权的支持,便从1929年秋起,将平教会移到定县县城,从此平教会几乎全部力量,都投入到所谓的定县实验区。他们标榜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并于1933年10月10日挂起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的官方招牌,掌握了定县全县的政权,把县政府的行政权(行政、税务、司法和警察权),尽都抓到“平民...
  • 发布时间: 2020 - 11 - 19
    编者按:联合国把贫困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从全球来看,当今世界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贫困依然存在,贫困现象蔓延、贫困面扩大成为人类文明中一道深深的伤痕。在中国,反贫困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从中国视角、用中国话语总结最能体现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的反贫困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是践行“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作为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反贫困研究与中国减贫历程紧密交织在一起,书写下辉煌的篇章。本报今日推出专版,选登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反贫困研究的成果和故事,以飨读者。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减贫事业,在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面广的不利条件下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推动脱贫攻坚。从减贫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角度划分,大致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消除绝大多数“绝对贫困”1952年土改完成,3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获得了7亿多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受益农民达到当时农村总人口的约70%。1952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由11318万吨增加到16392万吨。整个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建设带动了大量城市就业,吸纳了2000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到1952年,工农业产值达到81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83.9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4...
  • 发布时间: 2020 - 08 - 13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专门提到重庆市历史上的著名实业家卢作孚,称其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并希望大家积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卢作孚等人在重庆北碚先后主持了22年的乡村建设实践,这个仅三千余户、一万五千余人的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陶行知誉为“建设新中国的缩影”。本是“落后地区”的北碚通过社会整合、冲突转化、各种资源价值实现等方式既发挥了“后发优势”,又获得包括“和平红利”在内的多重红利,还成功构建起低成本且符合城乡社会转型需要的治理结构,使得各种资源回流乡村,同时也发展出以民生为导向,强调社会参与的创新性社会企业与城乡融合的新局面。这些独特的历史经验可为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作者简介潘家恩,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黎,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温铁军,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重庆市北碚区位于昔日四川的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交界的嘉陵江三峡地区,百年前土匪极为猖獗,时人甚至用“魔窟”形容。然而,自1927年卢作孚于在当地主持开展乡村建设以来,这个仅三千余户、一万五千余人的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各项建设与文教民生事业日新月异,北碚也因创造了各种第一而全国瞩目:1928年举办四川最早的农民运动会,1930年创办我...
  •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1
    每当中国面临重大危机,乡村都是危机软着陆的重要载体,如同这次疫情危机,只有乡村可以最低成本实现对疫情的群防群控。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名家讲坛”以“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为主题进行线上直播,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温铁军深入分析了当前疫情扩散之下发生的“全球化危机”的客观规律,提出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以下为演讲实录: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 最近西方世界对中国抗疫过程有怀疑和批评,因为批评和质疑太过强烈,反而把中国真实的抗疫经验掩盖了。 中国为什么能够有效地防止疫情?在防疫战斗的过程中,最低成本的防疫战场是乡土中国。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大约有60%左右的人口是农村人口,跨省进城打工人员占外出人口的大约60%。也就是说,大疫期间(恰值春节),打工者回乡居多,初算3亿左右的打工者中有1.6亿人是出省的,还有1.2亿人留在本省;几亿人流动使乡村变成了防疫工作的主战场。一个现实情况是,中国农村缺医少药,在村医生很少、卫生所几乎没有;在防疫资源聊胜于无的情况下,竟让疫情止步于村野。 曾经有个朋友看到这个讲座题目之后问我,可以说大疫起于村野吗?我回答说应该是大疫止于村野,虽然农村抗疫能力是最弱的,但是农村发生的疫情程度却是最轻的。 这次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城市的传播,需要花几千亿元...
  •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6
    温铁军,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人称“温三农”,近日出版新作《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用自己的脚去走、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温铁军的研究自始至终坚持“不依附”。而对中国三农的未来,他更加坚持“不依附”的观点:“乡村振兴,要走自己的路。” 早上6时20分,69岁的温铁军从北京顺义的家出发,开车一个半小时到达中国农业科学院。8时整,他开始给台下100多名博士生讲课。课在11时40分结束,他全程站着,中间只有过一次15分钟的休息。午餐时,前后三拨人来饭桌上找他谈事,他以“永不经商”的祖父家训推掉了一项合作提议,对某地来的乡村建设志愿者则仔细加以指点,自己饭却没扒几口。下午,某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来向他请教中国农业政策问题。他用英文侃侃而谈,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送走参赞,记者刚要开口问第一个问题,却见温铁军把身子往沙发里挪了挪,闭上了眼。那一刻,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者一直挺着的腰,似乎有点塌。半晌,他睁开眼,挺挺腰,自我打趣说:“瞧,这就是‘老温的一天’。”事实上,“老温的一天”尚未结束。接受完记者的采访,他准备赶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报到,参加第二天举行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温铁军的演讲被安排在第二天下午,他准备上午请假去做胃镜:“我8年前做了胃部手术,医生要求我每年做一次胃镜,但我一直没有执行医嘱。” 温铁军,三农问题专家。原...
换一组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