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专题策划
产品类别: 专题策划

【乡村建设专栏】李管奇:有理想 接地气 会生活

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6年3月号“乡村建设”专栏。

作者简介::“农村人才计划”三期学员,结业后一直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工作,曾任“人才计划”第七、八、九期负责人,现为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昆山项目点负责人。

“乡村建设”专栏是由新华月报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及国内多家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友情合作出品。


主持人语:

新世纪初,中国乡村社会日趋凋敝,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大学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指向下的大规模扩招,以大学生为代表青年群体,从人人仰慕天之骄子,日渐成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这种落差使一部分人迷失自我、日渐迷茫;但也有一部分人坚持理想,并走向农村,从刚开始的零散下乡调研,到有组织的下乡支农支教,再到成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学生与农村就在两者都处于困境之时联系在一起了。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简称:乡建中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其前身是“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发起的《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部。带着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三农问题”视野下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在香港社区伙伴的支持下,乡建中心启动了“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称:人才计划),旨在构建一个青年人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推动青年人走入农村,关注农村发展;同时也尝试促使青年人将个人成长与农村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与农村的互动中重新认识自身与土地、农村乃至社会的关系。

人才计划项目从20058月开始,一年一期,每年在全国各地选拔学员,并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农村发展领域理论视野,同时具备行动能力的有志青年。截至目前完成十期,共有186位青年参与了该项目,结业后仍在农村领域工作的学员超过一半。

“为农民服务,为理想奋斗!走理想之路,过有意思生活。”这是写在乡建中心青年公社院墙上的两句话,这两句话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志愿者走入乡村、走向田间地头,在乡村驻足停留,甚至扎根,本期乡村建设专栏将以该项目的发起人、负责人和学员几方面为角度,和大家一起走近这一“另类”的青年实践教育。

(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刘良)

有理想 接地气 会生活

李管奇

“人才计划”悄悄走过了第十个年头。非常幸运的是,自己可以成为其中一名学员,在这场21世纪的“上山下乡”实践中去认识社会、锻炼自己。同样幸运的是,自己后来曾负责过一段时间的这个项目,角色的转变可以让我用另一种角度去重新看待这场轰轰烈烈的新“上山下乡”运动。

第八期项目的学员自己曾做过总结,他们把人才计划归纳为“有理想、接地气、会生活”。其实,“有理想”和“接地气”一直是人才计划引以为傲的,凡是参加过人才计划培训的学员大都保持着对社会发展的反思及对宏大叙事的关注,同时也将这些理念化为潜行于乡村基层的行动力。这也是人才计划给予外界的印象。

标语墙:为农民服务,为理想奋斗!

“人才计划”本身的发展是和社会环境和学员背景密不可分,不同时代和不同世代的思考通过其映射出来。在人才计划发展过程中,在“有理想”和“接地气”之间却缺少连接的部分。现在回首看来,连接头与足的“肚腹”当是这些学员自己总结出来的“会生活”。

因此,我们会看到,人才计划的后期逐渐转向青年人在生活可持续方面的尝试和努力,而这在“新幸福主义”集体婚礼中就初见端倪。除了自身生活可持续的探索外,人才计划同时也关注传统乡村的生活和生计改善,参与各类城乡互助的试验以及面向社会大众的新生活方式倡导。

在我看来,这种转向并没有放弃之前人才计划的“有理想”与“接地气”,相反,其让人才计划可以识别和聚焦更具体的社会问题,同时也让青年人的“理想”在“地气”的助力下生根发芽。

“人才计划”的十年风雨是“新上山下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的乡村旧貌换新颜,“人才计划”试图理解和回应彼时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进程,她把希望放在一群又一群、一波又一波的青年人身上。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如何能够依旧保持“有锐气”和“接地气”的调性,以至能在快速变迁的社会进程中助力更多的青年人扩散扎根,则是人才计划和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关产品 / Products More
换一组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