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出版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5 - 27
点击次数: 0
温铁军研究团队“解读系列”新篇章,十五年来第一部村庄解读著作;董筱丹继《去依附》《再读苏南》后的新力作;张艺英、陈晶晶等倾力合作,逐页整理档案,驻村深度观察,讲述有温度的乡村振兴“中国好故事”;记录战旗村半世纪变迁历史,解读全面振兴密码。一个村庄的奋斗:1965—2020董筱丹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出版时间:2021-04-01ISBN:9787301320440装帧:平装开本:16开...
2021 - 01 - 13
点击次数: 0
过去的20年,被认为是全球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中国家因全球产业分工的日益深化,经济呈现急速增长。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我们要看到,全球化不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世界局势快速变化,其规模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所未见的。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全球化似乎已经成为世界得以良好运转的金规玉律,发展中...
2020 - 11 - 12
点击次数: 0
定价72.00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版次1出版时间2020年10月开本16作者温铁军装帧平装页数500字数0ISBN编码9787520716604内容介绍本书收录的这些案例,主要由作者带领的乡建团队和科研团队,在亲自参与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乡村建设实践和调研中整理形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折射出中国朝向包容性发展的战略转型J体现在基层农村的干部群众和下乡青年人的努力奋斗之中,与之有关的宏观政策演变前后时间跨度将...
2020 - 08 - 22
点击次数: 0
作者:杨帅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ISBN:9787010217864定价:¥46.00内容简介《社区网络组织:小农户组织化的路径分析》理论部分在不接近契约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农业契约的不接近性及其带来的治理问题;并使用社会资本作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农业网络组织中的履约机制;进而,依据不接近契约框架下的组织理论,分析了农业网络组织的产权及治理结构。选取了两种不同...
2020 - 08 - 13
点击次数: 0
作者:温铁军书号:978-7-5207-1548-5定价:65.00元图书分类:经济上架时间:2020年8月1、编辑推荐温铁军教授团队系列作品。多年来,温铁军教授始终坚持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国内外的区域比较分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在《解构现代化》这本书中,温教授拨开迷雾,用自己的“实践出真知”来告诉大家“现代化”的本质,深刻剖析了此时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全球化危机”的成因,并总结了我们...
研究辑刊

客家研究辑刊杂志

2017/9/2 11:03:35
来源:
作者:

客家研究辑刊

刊名:客家研究辑刊

主办单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

主编:房学嘉

地址:广东

周期:半年刊

中文开本:16开

《客家研究辑刊》杂志信息:

《客家研究辑刊》是由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为半年刊。1990年创办,原刊名为《客家文化研究》,从第二期开始,采用现在的名称。自创办以来,本刊坚持高起点,严守论文质量和编辑校对关,在学术界有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已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核心收藏物。现在本刊已经开始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青睐。

主要刊登研究客家文化的历史来源、建筑特色、名人方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论文。

《客家研究辑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人类学视野下的客家与客家研究:劳格文教授访谈录---黄萍瑛钟晋兰

也论客家称谓正式出现的时间、地域和背景---谢重光

客家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谢乃煌

略论考古材料在客家研究中的运用——以杨豪教授新著《秦人汉人客家人》为例---胡锐韬

清朝前期客家人“过番”的内在动力——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社会及其对外关系研究---魏明枢

明末以来韩江流域小盆地的变迁——以大埔县桃源地域为例---夏远鸣

明代河源地区流民运动与社会变迁---吴自锋

论传统市镇的早期现代化及其困境——以赣南筠门岭镇为例---肖国祥

两岸客家民俗旅游初探——以台湾六堆及广东河源为例---吴炀和宋永光

客家文化与旅游发展——梅州市与河源市的比较研究---谢小康

新加坡客籍华文作家研究---薛莉清

红杏山房诗意浓诗人心迹在其中——浅析宋湘的诗歌成就和价值及其影响---邓仁权

梅州与苗栗客家陶瓷艺术之发展与比较---陈俊光林丽华

客家妇女服饰色彩与青花瓷色调美的共性审美特征---熊青珍

在分裂中走向融合——作为空间策略的桥溪民居分家析产研究---林垚广肖旻

客家建筑之地理风水观研究——以广东梅州围龙屋及台湾苗栗三合院为例---刘焕云

中华话语空间中的民俗风水——日本冲绳县与中国客家地区的比较研究---河合洋尚

客家地区社会知识的生产和消费——福建省永定县的客家土楼与风水话语---小林宏至

客家女性祖先传说的形成与作用——以粤台大埔族谱为据---陈瑛珣

粤东客家先贤程哎事迹考论---张英明

充分利用程瞍文化资源,促进客家社会文化发展---肖文评

《客家文化述论》——一部推进客家学研究的力作---房学嘉

客家原乡的重儒以及客家先贤两种型态的儒家实践---潘朝阳

客家文化性质与类型新说——客家文化属于移民文化说质疑---谢重光

客家“宁化石壁传说”的由来与研究---张英明

台湾客家源流考---刘佐泉

广西客家与中原文化——从《诗经》说起---彭会资彭强民

赣闽粤“大峡谷”修成客家人七尺金身---胡殿芳

“客家”称谓出自明隆庆年间的惠州府——兼与刘丽川老师商榷---曾祥委

“客家”称谓之始与永安社会——以屈大均《永安县次志》为中心---肖文评

清末民初一个粤东地方读书人的历程——以罗师扬(1866—1931)为个案---梁敏玲

王阳明与浰头寇乱及地方社会---夏远鸣

军事移民与地方社会——以广东省龙川县佗城镇与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为例---钟晋兰

关于张琏起义及其归宿等问题的考析---张勇

土地伯公的型制与祭祀研究:以高雄县美浓镇为分析重点---张二文

台湾六堆客家人“还神”祭典仪式研究---谢宜文

江西赣南客家盘古信仰的历史与现状——以上犹盘古仙寺为重点的考察---钟俊昆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以徐旭曾、东江、围龙屋为重点分析---房学嘉

行政建置、区位特征与族群文化——河源在客家形成发展中的地位与特色---宋德剑

走向围龙屋的多元性分析——河源传统民居初探---河合洋尚

河源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以和平、龙川为重点分析---冷剑波

连枝与扎根:槟榔屿客家乡会祭祀习俗研究---王琛发

中韩祭祖礼仪比较研究---文智成

三山国王信仰:一个台湾研究者的当下体认---邱彦贵

“五月雪”的文化飨宴——台湾客家桐花祭的文化创意与营销策略---吴贤俊邱文松

台湾客家节庆民俗文化研究:以苗栗元宵[火旁]龙为例---邱英政

台中东势客家话的起源与形成---吴中杰

论语言禁忌——以客家话为例之探讨---曾琼慧

祥和的安伯崇高的安伯---古进

大侠与儒子牛——读廖安祥长诗《香港工作六十年》有感---胡希张

“梅州大侠”廖安祥主要业绩评述---吴永章

“梅州大侠”廖安祥的爱国情结及其形成---谢小康

客家先贤廖安祥之文化意识与爱国思想研究---刘焕云

出淤泥而不染扬劲节于毕生——略谈廖安祥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光辉人格---赖绍祥

廖安祥与“秘密大营救”---王维娜

一部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廖安祥《梅州大侠香港六十年》书后---李吉奎

一部解析“大历史”的“小历史”——以《梅州大侠香港六十年》为中心---夏远鸣

20世纪初粤东客家社会生活缩影——以《梅州大侠回忆录》为例---宋德剑

个人生活史与客家文化研究——《梅州大侠香港六十年》札记---张英明

20世纪初梅州的农村社会经济管窥——以梅州大侠廖安祥的少年时代经历为中心---黄志繁

客家女性的生存心态——以《梅州大侠回忆录》为讨论中心---陈瑛珣

“梅州大侠”与黄坳俗文化的互动研究---房学嘉

客家的男女分工与家庭的脱贫致富——以梅县廖安祥家史自述为据---吴贤俊

廖安祥对香港建设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贡献---丘立才


上一篇:无下一篇:无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