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论坛
国仁读书会
发布时间: 2020 - 04 - 05
点击次数: 0
专业方向:
学会任职:
个人简介:
编者按:深处寂静的春天,我们依然要播种!自国仁读书会招募函发出后,秘书组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名表近400份,经秘书组严格筛选,最终264人入选为正式成员。成员地域、年龄、职业、专业、学历都十分多元,为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更充分的日常交流,秘书组特邀34位长期研究乡村建设的老师及长期在一线进行实践的乡建工作者加入,和大家共同学习,努力实现“有教无类”与“开门读书”的初衷。2020年3月28日读书会线上见面会后,全体成员以“多元交叉”为原则分8组,正式开启系统、创新和值得期待的研学之旅。今日推送读书会“季度阅读”计划,与更多朋友分享!国仁读书会“季度阅读”计划国仁读书会努力突破传统学习方式的时空限制,汇聚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自主阅读+分组研习+线上学习+学后总结+延伸活动”五结合的多元学习方式,切入“乡村”这一基本国情与“可持续”这一最终目标,促进参与者对乡村建设及相关现实问题展开进一步地认识与反思,逐步建立连接起“乡村与城市、在地与全球、历史与当下、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视野。阅读材料共分两类:第一类为“季度阅读”(春夏秋冬),分别于3月、6月、9月、12月发给大家,既配合本季度演讲的单元主题,又有适当延伸与拓展。精选不同学科和角度的经典著作(3-6部)和影视文本(3-6部),阅读时间为3个月,以帮助大家建立整体性视野并形成新的问题意识为目标,本类阅读以自学为主,不在全体及小组中专门讨论;第二类为“聚焦阅读”,本类阅读紧密配合读书会月度演讲(共十二讲),由讲者围绕自己拟演讲主题推荐文章(2-3篇,为本人论文或相关文献),各小组围绕该文本分组研讨并派代表在讲者演讲后做5分钟汇报(心得与问题),然后与讲者在线展开对话与交流。一、我们的时代(春季)1、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1962)2、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3、爱德华多・...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8
点击次数: 0
专业方向:
学会任职:
个人简介:
“当代乡村建设二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 国仁读书会(第一季):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招 募 函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要求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从2001年至今,当代乡村建设相关机构一直致力于各种类型的乡建人才培养。在“5G”新技术及新冠疫情影响下,网络化的学习方式与沟通方式进一步普及,为了低成本且高效率地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突破传统学习方式的时空限制,汇聚更为优质的乡建教学资源,在宏观微观贯通与理论实践结合中加深参与者对乡村建设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发挥“1+12”的协同集成效应,当代乡村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机构联合发起此网络读书会。一、发起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国仁乡建社企联盟二、学习形式:1、读书会实行“线上学习+分组研习+延伸活动”三结合的多元学习方式;2、参与者需提前阅读相关文献,并参加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分别组织的分组研习(上讲总结+下讲预习);3、每月一次在“腾讯会议”或“钉钉”等常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集中学习,包括:导读人引言(60分钟)+分组汇报(3-5人,共30分钟)+互动讨论(30分钟);4、为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地结合,除理论学习外,发起机构为参与者提供包括调研、实习、实践、游学等相关机会。三、参与办法:1、 报名范围:各发起机构相关读书(学习)活动成员;对读书会感兴趣的各乡建机构工作人员及实习生(志愿者);有志于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的各界人士;2、 所有参加人需填写报名表(含不低于1500字的参与理由及对乡村建设的理解),为确保交流效果,限额录取,读书会奉行“有教无类”原则,对学历不做要求,年级专业不限,有乡建经历及相关推荐者优先;(报名表链接附于文...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6
点击次数: 0
专业方向:
学会任职:
个人简介:
2019年3月15-17日,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主办的“生态转型与社会企业工作坊”在重庆市北碚区举行。本次工作坊由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国仁乡建社企联盟承办,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协办。工作坊旨在对当前生态文明转型背景下,从事乡村发展与服务工作的不同类型社会企业进行交流,探析中国社会企业创新的内在机理。来自北京、上海、重庆、云南、山西、安徽、河南、湖南、福建、广东等不同省市的基层社企实践者与研究者四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工作坊。此次工作坊在绿荫掩映的重庆市北碚区苓茏苑举行,这里曾经是中国社会企业家先驱卢作孚先生创办的实验农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举行此次工作坊,一方面体现了承继本土社会企业历史文化传统的立意,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生态的、多元社会参与的生态社会企业探索初衷。本次工作坊为期三天,内容包括了对社会企业的理论与政策探讨,当代三种不同形态的乡建社会企业实践案例分享,以及近代社会企业家张謇、卢作孚的历史借鉴。一、理论探讨在理论探索方面,著名“三农问题”专家、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教授回顾了乡建20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以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为代表的乡建生态社会企业的探索历程,它们构建了乡建可持续的重要基础。他认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企实践,无论是民国的张謇、卢作孚,解放后的供销社、公私合营,还是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合作社、以色列的基布兹、日韩台的综合农协,这些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社企,本质上都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是在复杂的内忧外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说,社企没有固定模式,所有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有利于社会、生态利益,能体现生态文明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生”的实践组织形态就都是社会企业!同时,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书记、成都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江维做了专题发言。成都,中国大陆...
发布时间: 2018 - 01 - 04
点击次数: 0
专业方向:
学会任职:
个人简介: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三农”队伍。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12月23至25日,西南大学与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联盟、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首届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论坛,同时成立“乡村振兴战略联合智库”。首届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论坛(2017)合影留念大会现场著名经济学家、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教授,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研主任刘忱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先明教授,《近代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徐秀丽研究员,《开放时代》特约主编、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吴重庆教授等著名学者,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教授,副校长周常勇研究员等出席论坛。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专家学者和重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联盟、重庆渝富集团、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北京永青农村发展基金会、北碚图书馆、北碚区博物馆、璧山区档案馆、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代表及相关领导专家到会。本届论坛得到西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北京永青农村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北碚是民国乡村建设集大成之地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乡建先贤之后悉数到场西南大学所在的重庆市北碚区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集大成之地,汇聚了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海内外广泛影响的乡村建设代表性人物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先贤,留存并承续着宝贵的文化遗产与历史资源。其中,卢作孚以北碚为中心,把嘉陵江边一个“土匪窝”、小乡场,改造成当年全国乡村现代化的样板——工业、交通、医院、学校甚至民众公园等,影响深远;梁漱溟在这里创办勉仁文学院,晏阳初创办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陶行知开展...
发布时间: 2017 - 06 - 17
点击次数: 102
专业方向:
学会任职:
个人简介:
百年乡建与现代中国一、目 的:1. 继承并发扬乡村建设历史遗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和协力,在新视野与新框架下对乡村建设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与理解;2. 跨地跨界学人互动,深度研习交流,为乡村建设的研究、教学与实践培养人才。二、主办单位: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三、时间:2017年8月23—28日(22日报到)四、地点:重庆北碚·梁漱溟旧居五、对象:1. 有志于乡村建设教学与研究的青年学人(学者),以博士研究生及高校青年教师为主;或有理论兴趣的一线乡村建设实践者(从事实践工作3年及以上),学历不做要求。2. 为确保充分的交流和互动,营员不超过30人。3. 研习营采取“推荐制”与“自由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所有申请者都需提交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对研习营的期待。 六、学习形式:1. 专题演讲与专题研讨相互补充,由特邀讲者提供推荐文本,提前发给全体营员并要求认真研读,讲座前一天小组内部讨论,次日研读时分组汇报并全体讨论,特邀讲者在研读现场进行导读与点评;2. 期间参观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遗址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现场教学。七、费用:营员往返交通费用自理,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主办方承担食宿、参观等相关费用。欢迎报名参加!
发布时间: 2015 - 09 - 10
点击次数: 101
专业方向:
学会任职:
个人简介:
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大会历届回顾(2009—2014)定位:1、搭建全国社区互助农业实践与研究的经验交流和学术平台2、传播国内外三农领域社会创新、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最新思想动态与组织模式3、推动农业政策变革与区域可持续农业的创新实践4、全国生态农业互助网络的公益年会目的:推动全国生态农业互助网络建设(参与式+社会化=有机认证)历程:2009年,第一届中国CSA大会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10年,第二届中国CSA大会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11年,第三届中国CSA大会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12年,第四届中国CSA大会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13年,第五届中国CSA大会于上海同济大学举行2014年,第六届中国CSA大会于福州福建农林大学举行2015年,第七届中国CSA大会将于2015年11月在北京顺义举行一、综述本世纪初,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下,城市居民远离了土地,传统农业和农民生计受到严重冲击,传统农耕文化和人文关怀逐渐失落,自然生态遭受破坏,产生了食品安全危机和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起源于日本、兴盛于欧美的CSA是一种回归到为本地社区提供食物生产的小型农耕模式,农民和消费者互相支持,共担农业生产风险并共享收益。这种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互动、保护环境的农业模式,是可持续生活的基石。2003年以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与农业多功能性的普遍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政策指导下,在香港社区伙伴(PCD)等机构的努力推动下,CSA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全社会探索生态经济、多元文化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股新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城乡互助事业的发展。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中国人民大学新农村建设产学研基地“小毛驴市民农园”在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创立,2009年,小毛驴市民农园的“CSA试验”,引发全社会强烈关注与学习。为了响...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