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专题策划
2018 - 09 - 13
乡村建设·爱故乡大会主持人语:故乡远去,乡愁袭来,复兴乡村已成为当今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内在共识,并日益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为了守护故乡家园,保育乡土文化,传承中国五千年乡村文明,从2012年起,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机构就发起“爱故乡计划”,以“故乡情怀”唤起人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本刊2015年9月号第17期曾做过专题介绍)。为揭晓“2015爱故乡年度人物”,交流各地的爱故乡行动经验,吸引和鼓励更多人士参加到共建我们生活家园的爱故乡活动中来,2015年12月19-20日,以“寻根乡土再造故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爱故乡大会暨2015爱故乡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国农业大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乡村发展专委会主办,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小毛驴市民农园)、中国爱故乡文化发展促进会(筹)承办,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5个高校、100多个社团组织的200多位专家、公益人士及各地爱故乡工作站代表一起,围绕“故乡价值”“故乡文化”“故乡行动”等议题,就中国乡土文化保护、在地化知识构建、乡土博物馆与乡村文明发展、乡贤文化发扬、爱乡平台建设和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开展了4场讨论,收获了来自12个省市地区的15位爱故乡年度人物的精彩故事,大会同期还举行了“2015爱故乡年度人物事迹展”“故乡情怀—乡情·乡愁·爱故乡”联欢晚会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建设理念、实践、行动和愿望在这里聚集,共同造就了2015年中国乡村文化发展事业的一桩盛事。本期以本次爱故乡大会为专题,通过鲜活感人的爱故乡年度人物故事,和对爱故乡精神内涵的深刻...
2018 - 07 - 12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34岁的冯海铎平日生活在北京,在一家义齿加工厂做厂长。每到春节,他会回到位于河南邓州农村的老家。家中的地靠父母种着,“没办法,农民离了地就没法活。”虽这么说,冯海铎也清楚,到了他儿子这一代,在城里有一套房才是正事,“不给儿子买套房以后就没法说媳妇、抱孙子”。在城市的工厂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有很多的“冯海铎”。他们有家有土地,他们因为耕地少、收入低、宅基地不够、给儿子进城买房等等原因来到繁华的都市找机会。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以来,人口流动开闸,几亿农民工到外埠打工,很多村庄成为留守老人与孩子的“保留地”。同时,原本用于农村、农业、农民的土地,现在转入了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增长速度。2月4日,新华社刊发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此次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乡村经济要多元化,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进一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的房屋使用权,也明确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放在更大视野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中国近40年的市场化改革激发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城市化加速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造成了城乡关系的紧张。“中央一号文件”有两波农业浪潮。20世纪80年代曾出台了指导农业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拉开了中国城镇化的大幕。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开闸,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之后来中国加入世贸,与全球市场打通,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潮。而从此,城乡也走上了分叉口。到了2004年,时隔18年又一次出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个文件开始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开始补贴,对主产区市...
2018 - 09 - 20
此文根据温铁军教授2018年2月28日--3月1日在湖北省住建厅2018年度春季业务知识系列专题讲座和京山县“新时代湖北讲习所‘京山课堂’暨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的部分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已经本人审阅。此文为讲座第二部分。 演讲人: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乡建中心主任,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对我们来说,2018年的开始,有点乍暖还寒。我们面临这样一个局面,不能像过去那样,维持所谓的融入西方现代化的梦想,不能再跟着一般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走。所以中央提出生态文明战略。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回嵌自然环境,与生态多样性结合到一起。新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生态文明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多样性。那么,多样性能在城市实现么?城市到处都是“水泥森林,柏油沙漠”。所谓“高楼大厦,千城一面”!那多样性在哪?在乡村啊。工业客观上是反自然的过程,农业则是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由此看,中华农耕文明主要是在农村延续着。中国进入工业化,主要是晚清时期以后。此前,在长期的几千年发展中,除了战争时期之外,中国一直居于世界经济之首。走过农耕文明,经过反帝反殖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工业化极速的发展,似乎经过了这样一个轮回,中国现在又回到了工业总产量世界第一,贸易量第一,外汇与货币总量世界第一。那我们会沿着工业化成功的经验继续向前走么?由于现在我们面临的局势非常复杂,不能再按照资本主义的一般性道路走下去,那就要转向生态文明,转向乡村振兴。那我们怎么理解这个转型呢?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发达国家为主的制造业在下滑。经济上看,毫无疑问中国是经济总量第一的大国。中国不仅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是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达到的,而且中国拥有的工业门类也是世界最全的。由此,相对应的就是工业总量第一。那么,也就对应大规模出口大规模进口,因此我们毫无疑问是世界贸易总量第一的...
2018 - 07 - 13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从比较视野出发, 把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稳态社会和游牧流动民族之间的长期互动、亚洲大陆气候地理的多样性等因素纳入思考, 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国家政治形态、文化延续性、乡土中国的低成本自治等的内在逻辑, 从而更充分地把握生态文明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意义。对于当下中国而言, 只有通过补短板、再平衡, 全面贯彻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 加强中央政府逆周期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基层政府夯实乡土基础应对软着陆的能力, 才能使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平稳。 中共“十九大”之后, 海内外都在讨论关于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一些新提法, 本文主要对两者内涵及其相关性做出阐释。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农业文明演化的决定性影响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 人类社会的变迁主要受到气候冷暖变化的制约。竺可桢是民国时期学业有成的科学家, 新中国就任中国科学院的院长, 他在半个世纪之前中国人普遍相信“人定胜天”的时候就提出过历史沿革受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的论断。他提出的朝代周期理论在当时还未得到充分论证, 但却被近年来世界上对全球气候暖化高度关注从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证明, 人们已经研究出了气候变化的长周期。只要把气候变化周期和人类发展变化周期结合起来就能发现, 今天的很多说法几乎都可以作为“八卦”来看———比如说商朝的陷落是因为商纣王宠幸妲己的荒淫无道。那么, 历史真实是什么?人类在漫长的农业文明之中, 气候只要变暖, 就会导致农耕文明向北扩张;相反, 气候只要变冷, 就意味着游牧民族全面南下。人类不同生存方式的向南和向北的移动, 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根本性变化。农耕文明在亚洲是灌溉农业, 人们要聚落而居, 需要大量劳动力共同劳作, 因此多子多福, 安土重迁。这本来不是一个负面的概念, 而是一种生态、生活、生产三位一体的农耕文化存在...
2018 - 09 - 06
编者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此次会议使我们感受到,在党和国家的关注与支持下,乡村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正重新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重塑城乡关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深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在讲话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汪洋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图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兰考南马庄乡村建设试验区(2009年4月),前排左一为曾挂职兰考县副县长的何慧丽教授,左三为南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砚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
2017 - 11 - 23
编者:从2015年上海大学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到2016年春节黄灯教授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各种各样的“返乡”写作如同被点燃的春节爆竹,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人群的心灵中爆炸开来,引燃这场爆炸的“火药”则是近年来乡村问题的新变化与城乡关系困境的进一步显露,以及由此导致的盘绕在这些心灵上空或明或暗的情感云团。大量“返乡”写作中也充斥着不少虚假、恶劣的噱头文章。如果将之称为“返乡体”,那么强调乡村并非“返乡体”所表现的那样凄惨的“反返乡体”也进一步被催生出来。不能否认“反返乡体”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但如果仅仅将讨论局限在“农村到底是不是那样惨”,那么对作为“症候”的“返乡”写作的思考仍然停留在浅层,未能突破表层“症候”来探讨其深层的政治—经济—情感的结构性根源。关键在于,如何突破“返乡体”与“反返乡体”的二元对立,带入政治—经济—情感的结构性分析,并将对此问题的讨论转化为开拓新的批判性思考与建设性实践的契机?毕竟,在资本主义现代性“赢家通吃”与“多少算够”的逻辑下,在发展主义意识形态论述日渐被雾霾、食品危机、垃圾危机等问题撑裂时,“不是乡村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乡村”!基于上述问题意识,从1月25日开始,“乡村建设研究”网站开辟“乡村与我们”专题,陆续推送相关文章,尝试推进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敬请关注!今天推送的是张慧瑜老师的文章《时代的石头——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经验”》,原文发表于《艺术广角》2017年第1期。在这篇文章中,张慧瑜老师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文化经验作为时代“症候”进行把握,尝试追踪、梳理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并且在对这一变迁的讨论中连带出“世界—中国—乡村—我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张慧瑜老师1980年生于山东郓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兴趣为中国电影史和文化研究。近些年在《文艺...
2018 - 09 - 06
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不仅凸显了乡村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而且也意味着乡村建设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乡村价值的若干理论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学家就发展中国家乡村建设与发展进行过理论上的激烈讨论。以Lewis为首的部分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个部门和两个区域,即生产率低下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生产率高的现代工业部门,凋敝的农村和繁荣的城市,这种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发展上要求采取工业和城市优先或者说工业主导农业、城市主导乡村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在这一发展战略下,乡村建设与发展只不过是以一种被动式的满足工业部门和城市发展的方式进行。与Lewis观点比较接近的还有Krugman的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经济背景下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等要素完全以自由的方式流动,且它们首先是向具有极化效应的地区流动,因而这些地区发展得更快、更繁荣,相反,不具有极化效应的地区发展更慢、更落后,从而形成工业部门和城市处于经济区域发展的中心或者核心地带并起着主导经济发展的作用,农业部门和农村则处在经济区域的边缘,从属于中心地带的工业部门和城市的不对等的发展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促使中心—外围经济形成,而且随之而来形成了中心主导外围的城乡不平衡发展。无论是Lewis关于工业主导农业、城市主导农村的城乡不平衡发展的观点,还是Krugman的中心—外围理论,其核心思想都是乡村建设与发展首先要服务于城市和工业需要,这是乡村应有的价值。这些学说对发展中国家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关于乡村发展的理论突出了工农两个部门和城乡两个区域之间的被动发展和“极化”发展关系,并认为这是市场发展的结果,没有必要通过政府行为来纠正。但后来的学者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深入研究,尤其在看到发展中国家工农、城乡发展差距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后,强调政...
2017 - 11 - 23
编者:今天推送的文章是黄灯老师丈夫、广东金融学院杨胜刚老师为黄灯老师的新著《大地上的亲人》所写的“跋”。2016年春节,黄灯老师《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引起巨大关注与广泛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作为亲历者和在场者(儿子),杨老师对家庭三代农民的命运进行了回顾和叙述,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与黄灯老师作为介入者(儿媳)的叙述和思考构成了互补和对比。抛开当下对返乡书写的各种定见,这种个案式的叙述,毫无疑问并不单纯指向一个家庭的命运,而是在小叙事背后承载了与时代的同构和深刻关联。杨胜刚老师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主要从事左翼文学研究。杨胜刚:回望我家三代农民去年此时,黄灯《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通过新媒体传播,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使得农村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黄灯在发表此文之前,曾征求过我的意见。这篇文章涉及到我家的很多私事,虽然当时我有顾虑,但也没怎么在意。我完全没有料到,这篇文章在网络会引起巨大的反响,更没有想到记录我家事和家乡的《家在丰三村》会引起那么多的关注。我由此进一步感受到了农村问题的普遍性,感受到我的家庭其实是更多农村状貌的缩影。黄灯眼中的乡村景象,不仅仅是一个农村儿媳的乡村图景,而是知识界观照乡村的一次聚焦特写。当然,此文也招致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渲染悲情。作为当事人,我完全没有悲情的感觉,反而觉得文字的节制和理性,但弥漫文中的情感显然没有过滤。我能够理解黄灯的写法,也不会把网友认为的悲情吐发当成是什么毛病。毕竟,在讲述自己身为农民的亲人所遭受的困难时,因为亲情所系引起情感波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更何况,任何深入中国农村的认真写作,很难不遭遇悲情的境况,因为苦与难(第二声)、贫与困始终是中国农民普遍的生存现实,我依然留守农村的亲人,生活就是如此。我的母亲出生于1930年代。由于外祖...
2018 - 08 - 24
刘映升:1942年生,退休回乡的中学教师,重庆北碚区蔡家岗镇人,历经艰辛三十载,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手绘1949年前家乡地图,为挖掘、普及和弘扬巴渝农耕文化而原创乡土诗歌1000余首。被评为“2014中国爱故乡十大年度人物”。乡村建设·爱故乡大会主持人语:故乡远去,乡愁袭来,复兴乡村已成为当今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内在共识,并日益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为了守护故乡家园,保育乡土文化,传承中国五千年乡村文明,从2012年起,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机构就发起“爱故乡计划”,以“故乡情怀”唤起人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本刊2015年9月号第17期曾做过专题介绍)。为揭晓“2015爱故乡年度人物”,交流各地的爱故乡行动经验,吸引和鼓励更多人士参加到共建我们生活家园的爱故乡活动中来,2015年12月19-20日,以“寻根乡土再造故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爱故乡大会暨2015爱故乡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国农业大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乡村发展专委会主办,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小毛驴市民农园)、中国爱故乡文化发展促进会(筹)承办,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5个高校、100多个社团组织的200多位专家、公益人士及各地爱故乡工作站代表一起,围绕“故乡价值”“故乡文化”“故乡行动”等议题,就中国乡土文化保护、在地化知识构建、乡土博物馆与乡村文明发展、乡贤文化发扬、爱乡平台建设和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开展了4场讨论,收获了来自12个省市地区的15位爱故乡年度人物的精彩故事,大会同期还举行了“2015爱故乡年度人物事迹展”“故乡情怀—乡情·...
2017 - 11 - 23
编者:今天推送的文章是潘家恩老师的文章《艰难的回归——返乡实践者的观察与思考》。我们如何不驻足于悲情与怨恨,让“乡愁”和“乡怨”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一条从乡怨、乡愁到乡建的艰难道路如何可能?潘家恩老师文章指出,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过于悲观,同时警醒于悲情与自恋,用真正的平常心做好我们该做的平常事!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思想市场”栏目(2017年1月28日)。本文作者潘家恩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1980年代出生,生长于南方小镇。自2001年参与中国当代乡村建设实践至今,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放弃留京,到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工作生活三年十个月,参与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创建。随后到香港读书,现居重庆北碚,教学之余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重庆区域统筹,继续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潘家恩:艰难的回归——返乡实践者的观察与思考十八载归途写下这个题目,忽然意识到时光的飞逝,更体会到岁月的力量,它既让坚硬变的可疑,也让模糊变的清晰。 小时候,城市对我来说,是漫长夜路前方迎面扑来的璀璨灯光与车水马龙,虽然嘈杂,但对日复一日的数星少年来说还是别具魅力,星空虽美,可毕竟太远且过于冰冷。陌生而热闹的都市,给我一个美丽的梦,指向着更为多彩的世界和更有意义的生活。带着这个美梦,18年前的我向着远方背起行囊;也冲着这个梦,铁下心来在家人和师长的不解中将绝大多数高考志愿填成农业大学。弹指一挥间,十八载时光像双向延伸的意义圈,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出走与离乡,却也是文化意义上的认同与回归。 也就是这18年,乡村的状况如过山车般,既有新世纪前后令民间揪心高层震动的“三农”问题,也有税赋减免投入加大后旧矛盾缓解但新矛盾蕴藏的淡出与转化……当然,乡村并不会真正消失,近年来各种“乡愁热”不正让乡村以另一种形象再度进入公众视野,虽然有些是例行公事的官...
33页次2/4首页上页1234下页末页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