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专题策划
2017 - 11 - 24
编者:今天推送的是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潘家恩副教授发表在《天涯》杂志(2014年第2期)的文章《“发现故乡”视野下的青年返乡路》。文章强调,不同形式与内容的“返乡”正成为一种新的热点,但如何使其不至于沦为充满政治正确、浪漫化想像与道德姿态但却苍白无力的简单流行口号?如何将就业压力下的权宜之计转化为面对并思考当前社会整体性困境的“危中之机”?看似简单的“返乡”不仅涉及感性与情绪,背后还是百年激进与百年乡村破坏的复杂脉络,既是一个现实与行动的实践议题,也是一个在思辨中重置乡村位置与价值观念的理论命题。潘家恩:“发现故乡”与“危”中之“机”(下)艰辛返乡与整体视野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看到当下“返乡”所处的新脉络:其不仅是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和被动逃离,也是尝试重新结合返乡个体、乡土社会及整体生活方式的自觉实践,更是全球性整体困境和“现代化乌托邦”幻灭后的反思重建、积极想象与可能性探寻。“返乡”除在实践层面上对主流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不合理城乡关系进行挑战与回应外,同时也正在认识及行动层面上发现故乡、理解故乡与重建故乡。而反思主流“意义系统”并尝试建立“另类”参照坐标既有助于对相关议题的深入思考,同样有利于对实践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进行清醒的认识:“返乡”既非我们想象预设中的悲情与不可思议,也绝不是充满歌声掌声的“衣锦还乡”或集体行动(2011年河北保定研究生返乡务农导致父亲喝农药自杀即为一个极端却鲜活且不无残酷的案例)。现实生活的“返乡”光谱中存在着复杂多样的丰富可能性。比如,对于河南登封归朴农园创办者王宁夫妇来说,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自小离乡外出求学,但其却硕士毕业后直接回到自己的乡村老家,不只从事生态农耕与社区互助农业,还创办乡村社区图书馆以恢复传统乡土社会的耕读传统,走出一条且歌且行的道路。前几年日本实践者探讨另类生活方式的著作《半农半Ⅹ的生活》在港台和大陆都产生了一定...
2018 - 08 - 08
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农村地区面临日益深刻的人口过疏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大城市,这些成为大都市居民的年轻人,向大都市缴纳税款,为市政建设贡献力量,大都市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资本和资源,而处在另一面的是农村人口减少,产业衰落,地方财政收入萎缩甚至濒临破产。 为了扭转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日本政府设计了一项“故乡税”制度,旨在使资源和资本向地方回流。在2006年3月,日本经济新闻社就提出了设立故乡税的制度以提升地方的经济。2007年,日本政府正式表明了实施这一制度的决心。  故乡纳税什么是故乡税制度?“故乡税”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税金,而是一种可以抵税的捐款。纳税人向自己现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缴纳故乡税,税款中除了2000日元部分是完全自己承担的税金,超过2000日元的部分就可以按规定进行折算,向现居住地的政府税务部门申请减免住民税,或者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当缴税人向地方缴纳故乡税后,会收到地方寄来的纳税凭证和谢礼,下一年报税时将凭证一同上交,就可以抵消一部分住民税和个人所得税。(当然,故乡纳税的额度也是有上限的,纳税额不能超过所得税的10%+住民税的20%)虽然名称中带有“故乡”,故乡税缴纳的对象也不局限于纳税人的故乡,纳税人可以向全国1700多个市、町、村自由纳税。故乡税制度实施后,在有统计资料的第一年,即2008年,共有三万三千多人次缴纳了故乡税,税收总额达到了72亿日元,而所抵扣的住民税和所得税,达到了18亿日元。五年后的2013年,故乡税缴纳人次超过了十三万,税收总额达到了140亿日元,所抵扣的住民税和所得税则上涨到了60亿日元。 对于纳税人而言,通过故乡税可以不受地域限制,为自己想要帮助的地方贡献一份力量。故乡税被用于教育文化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观光产业更新、市民福祉推进等多个领域,纳税人也可以指定故乡税的使用途径。在很多落...
2017 - 11 - 24
编者:今天推送的文章是黄志友老师的文章《关于永续生活的思考》,发表于《热风学术(第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黄志友老师多年参与乡村建设工作,在这篇文章中,他从成长和经历的故事出发,探讨了永续生活、乡村与城市、“另一种”农业与生活实践等问题。这篇文章写于2013年,近几年黄老师一直从事“爱故乡”工作,致力于帮助更多人实现田园梦,关于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董牧孜:《从“乡愁”到“乡建”:在今天我们要如何“爱故乡”?》一文。黄志友老师现任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自2004年参与当代乡村建设实践13年并持续至今,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生态农业工作室和乡村建筑工作室主要创办人之一。2008年起参与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创办与运营工作。2009年被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评为“新乡村建设十大人物”。感谢黄老师授权“乡村建设研究”公号推送!黄志友:原来我们的“田园梦”,是帮助更多人实现“田园梦”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吕氏春秋·审时》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未有能摇其本而静其末,浊其源而清其流者也。——《淮南子》自然保护起步很晚是因为我们历来以为土地为上天所恩赐,可以任取随用。我们滥用土地是因为我们将其视为属于自己的物品,一旦我们视自己也属于土地群落的一部分,我们就会带着爱和尊敬来使用土地。没有任何其他的方式可以使土地在人类的机械化的作用下生存下来,土地给民族文化所带来的文化价值,也非用科学的眼光才可以看见。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是视土地为一个群落,但土地应受到爱惜和尊敬却是道德伦理的延伸。土地为文化之母是早为人知的事实,但近来常常被人遗忘。——〔美〕奥尔多·利奥波德《原荒纪事》因为7月的“永续...
2017 - 11 - 24
编者:今天推送的是90后大学生苗苗的文章。苗苗生长于豫西乡村,长期参与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组织的大学生支农调研、交流会、乡村文明论坛等乡村建设活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农村可持续发展校内人才培养计划学员。现为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见习项目助理。这篇文章文笔虽略显粗砺,但情感真挚、思考严肃。她通过梳理自身成长经验,讨论了自己从个人奋斗的“希望”到“幻灭”,再到以建设性实践进行“反抗”的心路历程。苗苗:从逃离到回归——一名“90后”大学生的在校返乡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故乡》结尾的这句耳熟能详的话,鲁迅表达的并不是如许多评论家所说的对“希望”的肯定,相反,正是对“希望”的否定,对“绝望”的反抗,而超然于这两种主观感觉之上的则是一种真实的生命形式——“走”。越是在城市求学生活中体会到“扑朔迷离”感,我越是希望从鲁迅身上看到别样的姿态,特别是那种不为时尚所蔽,更不自隔于现实,一意要抨击所有黑暗——无论它顶着怎样的名号——的战斗姿态。他承认“绝望”的真实性的同时,对颓丧的精神状态予以根本性的否定。鲁迅不但深怀着真实的痛苦和悲观,更实践着同样真实的“绝望的反抗”。这是我从鲁迅那里得来的启示。 一、“逃离”寻求希望我出生在豫西秦岭脚下、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子里。清贫的家庭让我的性格里便从小多了一份自强和担当,要为父母争一口气,同时“走出束缚数辈人的秦岭”也在自己的幼小心灵反复浇铸,不断地自我暗示下生根发芽。也因为生在一个比较守旧的家庭,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及小学,而他们宽厚的性情和忠厚老实,给了我性格以善良和质朴的熏染。也因此,父母只是以庄稼人的憨厚教我做人行事。所以,我的“逃离”至始至终都是个人为了寻求改变整个家族生活所寻求的“希望”,不同于那种构想个人成功背后所想象的一整套中产生活图景的“逃...
2018 - 09 - 01
潘家恩,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博士;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常务理事。       自2001年至今参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执行创办人之一,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重庆区域统筹。先后在《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二十一世纪》、《开放时代》、《读书》、《青年研究》、《天涯》等处发表中英文文章30余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乡村建设脉络机制研究”等多项课题。《读书》杂志原编者按:近年来,“回不去的故乡”“我们的乡愁”“返乡笔记”等,不断充斥在我们的公共媒体中。如何理解这种乡愁及其内在张力,或许回到对著名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的阅读,能获得更多的启示。在作者看来,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一书,最难能可贵的是把乡村与城市放置于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进行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文化研究无农民”的盲区,是对主流城乡论述的挑战,更是对“双面浪漫化”的批判。从威廉斯出发,作者又联系到中国的现实,分析了“乡愁论述”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以及真正的“三农”问题被挤出、抽空的危机。 双面的浪漫与多维的乡愁潘家恩二〇一五年初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春节返乡笔记”引发热议,重要的不是笔记及所描绘的乡村本身,而是其升级为公共媒体事件后所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同年十月,习主席访英时东道主安排住“乡间”,以体现昔日工业文明之都的最高规格,在微信朋友圈中引发关于“打翻了多少中国人的乡愁”的对比和讨论。实际上,面对全球金融危...
2018 - 08 - 17
编者按2014年以来,“乡愁”日益成为社会热点词汇,围绕这个话题进行的讨论很多。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为此组织了“穹顶下的乡愁——当代青年与乡村建设”专题讨论,并产生了刊于《新华月报》2015年6月上半月"乡村建设"专栏的这组文章。今天推送的为本组文章第三篇。本文作者为张宗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每当我们想象当代中国青年,清一色的中产阶级城市面孔占据了今天的银幕和我们的脑海。在这个世界政经格局转型,中国强势崛起的大时代,他们并行不悖地在“青春”的小时代里舔舐着飞蛾扑火后的一己悲欢,或荒唐、或颓废,或歇斯底里,或迷茫踟蹰。他们沉浸于电脑桌前和网络上的“宅”文化,也爱盛大的户外cosplay,又或者把同性之爱的“腐”文化当做日常的谈资与标新立异的资本。这一切在今天都似乎已经变为一种青年的“共识”,可当他们中的一部分,被外人冠名“小清新”的群体开始试图把“乡愁”也变为“共识”俱乐部的一员的时候,我们却又难免好奇,如果说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青年在城市化的大潮里有一种“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伤感与无助,那这些憧憬着哈根达斯和星巴克这类有闲生活的小清新们,何以要对永远赶不上城市的乡村强说“愁”呢?无论是上海大学王磊光博士的归乡日记引发热议,还是柴静的《穹顶之下》引发全民大讨论,“乡愁”已经越来越不再独属于乡村,而似乎更被城市吸纳,尤其成为小清新们在糟糕的空气里自由呼吸的最后依靠。不过诚如众多青春片中主角们痛彻心扉的幡然悔悟,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城市青年们无根的“乡愁”也当然不会是为了乡村的当下与未来。正如《穹顶之下》中提出的解决与雾霾私人,当然也是全民恩怨的出路之一,去工业化一样,今天城市小清新们热衷的“乡愁”与其说是一种对乡土的爱念,对城市化与消费主义的自我反思,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在“乡愁”的文化想象里成...
2017 - 12 - 06
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5年12月号“乡村建设”专栏,节选自《扎根于生态、生计、文化的“和平妇女”行动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陈顺馨: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生态、生计、文化与可持续和平”行动研究项目统筹人;陈惠芳:资深农村发展工作者、“生态、生计、文化与可持续和平”行动研究计划推动者;赵群: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罗燕:“生态、生计、文化与可持续和平”行动研究计划研究助理。“和平妇女”是谁?2003年3月,一个名为“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活动在全球展开,目的是在全球提名一千名女性争评诺贝尔和平奖,从而引起世人讨论何谓“和平”,并确认女性对和平的贡献。发起这项活动的欧洲议会和瑞士国会议员维尔莫-文高博士说:“和平不可能是个人可以达到的,因此妇女走在一起,结成网络、团体和联盟。从每天的工作,她们看到,和平并非仅仅是战争和军事冲突的消灭……而是获得安然的日常生活。”和平不仅是没有战争,而是获得自在和安全的日常生活。而且,只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创造各种条件,和平才能持续。在大多数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中,男性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女性的角色被视为无关宏旨。诺贝尔和平奖从1901年设立一百多年至今,只有13名女性获颁和平奖,就是一个例子。文高博士认为: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暴力——包括个人和制度层面的暴力——跟战争中出现的暴力息息相关,而女性往往是暴力的受害者。但是,女性也是日常生活的守护者和和平的缔造者。从守护家人和维护自身权益,到扶助弱小、结连社区和保护生态,女性都是在建立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也是在消除暴力的根源。“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活动突显了“和平”更广阔的含义,以及女性在创造和平上的重要角色。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也有108名女性获得提名,被统称为“和平妇女”。但无论是1000名世界各地...
2017 - 12 - 06
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6年3月号“乡村建设”专栏。作者简介::“农村人才计划”三期学员,结业后一直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工作,曾任“人才计划”第七、八、九期负责人,现为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昆山项目点负责人。“乡村建设”专栏是由新华月报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及国内多家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友情合作出品。主持人语:新世纪初,中国乡村社会日趋凋敝,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大学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指向下的大规模扩招,以大学生为代表青年群体,从人人仰慕天之骄子,日渐成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这种落差使一部分人迷失自我、日渐迷茫;但也有一部分人坚持理想,并走向农村,从刚开始的零散下乡调研,到有组织的下乡支农支教,再到成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学生与农村就在两者都处于困境之时联系在一起了。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简称:乡建中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其前身是“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发起的《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部。带着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三农问题”视野下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在香港社区伙伴的支持下,乡建中心启动了“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称:人才计划),旨在构建一个青年人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推动青年人走入农村,关注农村发展;同时也尝试促使青年人将个人成长与农村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与农村的互动中重新认识自身与土地、农村乃至社会的关系。人才计划项目从2005年8月开始,一年一期,每年在全国各地选拔学员,并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农村发展领域理论视野,同时具备行动能力的有志青年。截至目前完成十期,共有186位青年参与了该项目,结业后仍在农村领域工作的学员超过一半。“为农民服务,为理想奋斗!走理想之路,过有意思生活。”这是写在乡建中心青年公社院墙上的两句话,这两句话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
2017 - 12 - 06
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6年3月号“乡村建设”专栏。白亚丽: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农村发展部统筹,2003年起开始参与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2004年休学一年到湖北房县三岔村志愿工作一年,是全国大学生“休学支农第一人”,并作为人才计划第1、2、3期的负责人参与该项目的管理。“乡村建设”专栏是由新华月报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及国内多家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友情合作出品。主持人语:新世纪初,中国乡村社会日趋凋敝,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大学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指向下的大规模扩招,以大学生为代表青年群体,从人人仰慕天之骄子,日渐成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这种落差使一部分人迷失自我、日渐迷茫;但也有一部分人坚持理想,并走向农村,从刚开始的零散下乡调研,到有组织的下乡支农支教,再到成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学生与农村就在两者都处于困境之时联系在一起了。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简称:乡建中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其前身是“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发起的《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部。带着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三农问题”视野下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在香港社区伙伴的支持下,乡建中心启动了“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称:人才计划),旨在构建一个青年人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推动青年人走入农村,关注农村发展;同时也尝试促使青年人将个人成长与农村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与农村的互动中重新认识自身与土地、农村乃至社会的关系。人才计划项目从2005年8月开始,一年一期,每年在全国各地选拔学员,并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农村发展领域理论视野,同时具备行动能力的有志青年。截至目前完成十期,共有186位青年参与了该项目,结业后仍在农村领域工作的学员超过一半。“为农民服务,为理想奋斗!走理想之路,过有意思生活。”这...
2017 - 12 - 06
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6年3月号“乡村建设”专栏。刘老石:本名刘湘波,生于黑龙江黑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师从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2000年,刘老石任教于天津科技大学基础科学部,世纪之交,“三农”问题突显,刘老石开始组织大学生下乡支农调研,带领并影响了成千上万的青年从城市回到农村,帮助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文艺队、农民协会。2004年底发起成立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2010年7月辞职专事乡村建设工作。2011年3月24日因车祸不幸去世。“乡村建设”专栏是由新华月报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及国内多家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友情合作出品。主持人语:新世纪初,中国乡村社会日趋凋敝,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大学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指向下的大规模扩招,以大学生为代表青年群体,从人人仰慕天之骄子,日渐成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这种落差使一部分人迷失自我、日渐迷茫;但也有一部分人坚持理想,并走向农村,从刚开始的零散下乡调研,到有组织的下乡支农支教,再到成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学生与农村就在两者都处于困境之时联系在一起了。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简称:乡建中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其前身是“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发起的《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部。带着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三农问题”视野下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在香港社区伙伴的支持下,乡建中心启动了“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称:人才计划),旨在构建一个青年人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推动青年人走入农村,关注农村发展;同时也尝试促使青年人将个人成长与农村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与农村的互动中重新认识自身与土地、农村乃至社会的关系。人才计划项目从2005年8月开始,一年一期,每年在全国各地选拔学员,并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了一...
33页次3/4首页上页1234下页末页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