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当代乡建
2020 - 03 - 07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从海归视角看乡建与新移民张  聪(跨文传媒)2011年底,我辞掉工作20年的大学教职,携怀孕的妻子去美国游学。转眼7年过去,我们在美国添了三个年幼的孩子,也有了一些海外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国内的家人朋友,多以为我们从此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不会再回来。不过于我们自己而言,计划一直都很清楚:当初出国学习和工作,乃是为了今日更好地回到国内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若非孩子年幼、工作的牵绊让人无法一走了之,或许我们早已回国。经过1年多的预备,半年之前,我们全家终于重新回到国内,选择了家乡重庆定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回国既可算是“海归”,也可算是“返乡”。从海外归来或者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返乡者的调整适应、所经历的高山深谷,我也多少有些体会。回国后的生活安排,工作展开,孩子教育的路径选择等等,亦是不得不面对和决策的难题。中国人民大学的老友周立教授见我回国之后暂无俗务傍身,就邀请我参加“在乡村发现中国”的西南之行,忝陪末座,向各位师友学习,亦算...
2020 - 03 - 07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西南乡村发展中的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狄金华(华中科技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4)(一)三年前,我与家恩兄在十堰的一座茶园里闲聊时谈起,我们是否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游学。起初的想法是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这些年轻的朋友在思想和学识上能够互相产生一些影响。家恩是一个执行力超强的人,他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周立教授一谈,发现周教授多年前也曾有过类似的计划,只是一直未能成行。于是周教授就成了我们这个“‘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团”的团长。家恩组织动员能力超强,他和周立教授一齐邀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贺照田、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张谦、北京大学的张慧瑜等名家。2018年7月,我们调研团从山西平顺开始,途经三省数县,最终在延安结束,我们称之为西北调研行。2019年的8月,前一年的几位朋友因故无法参加,但又有福建农林大学的王松良教授等加入,这一次的“在乡村发现中国”调研之行是从重庆出发,途经贵州,到达云南,共计是三省六市,皆属于西南区域。这次调研点的选择其...
2019 - 03 - 23
本文原载《环球人物》杂志2019年3月1日总第392期记者:郑心仪2018年11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教授在重庆为“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开幕致辞人物简介: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三农”问题专家。1968年插队,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在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事政策研究,2004年开始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等。冷眼热肠,这是余英时评价钱锺书的词。如果把这个词送给温铁军,他多半会收下“冷眼”,还回“热肠”。“作为一名研究者,我必须客观,不能强调感情因素,否则我的研究就不是理论,而是文学。”面对《环球人物》记者,温铁军答得肯定,他用“冷眼”观察中国农村70年发展及其制约因素,用数字、论据来检验理论,把“三农”问题的内在逻辑条分缕析。有一个细节流传得很广。2003年,在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颁奖嘉宾吴敬琏说:“中国的农民很不容易。我常常觉得,9亿农民就像希腊神庙里的柱子,他们托起了大厦。农民很多,但是真正关注农民的人不是很多,替农民说话的人也不是很多。而温铁军就是农民的代言人。”站在一旁的获奖者温铁军显得有些腼腆:“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调查研究而已。”温铁军的这“一点调查”,从上世纪80年代做到了当下,先后调研了40多个国家的乡土社会。他说,“认认真真地用自己的脚走了一趟,用自己的嘴去问了一趟,用自己的脑子去想了一趟”,是自在之人“走向自由王国”而为自觉人的必由之路。“最野”的两次出游温铁军左右两个膝盖上都有劳损,走路超过半个小时就走不动了。好在他年轻时“脚比较野”,走过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如今回首往事,最难忘的还是走得“最野”的两次。第一次是1985年,温铁军34岁,从...
2016 - 09 - 07
以村庄为单元通过群众路线把村民组织起来,建设综合性合作社,是一个好方向。即:综合性合作组织、多样性乡土社会文化建设、党政主导的群众路线这“三位”,服务于作为“一体”的美丽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问题”这个词在国内是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基本上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这些年强调的新农村建设其实是生产过剩矛盾和去工业化压力出现后,中央提出的应对危机之策,被称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采用激进的手段让农民进城,比如通过现金买断农民身份、大规模征占农地,这意味着过剩资本强行换取稀缺资源,属于城乡要素的不平等交换,其后果是农业三要素的进一步流出,会造成更严重的“三农问题”。  小农状态很难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已出现逐渐“空洞化”的现象。在信用社、供销社系统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名的大户经济各自为营的大环境下,对于大多数普通村庄的发展而言,亟须探索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土地三权分离条件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应该以村庄为单元通过群众路线把村民组织起来,建设综合性合作社,是一个好方向。即:综合性合作组织、多样性乡土社会文化建设、党政主导的群众路线这“三位”,服务于作为“一体”的美丽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以村两委为主导力量,从村庄资源和群众利益出发,动员村庄能人和积极分子,自觉推进如同均田一样的资源股权化占有,以此带动村民加入草根性的综合合作,提高对外统一谈判地位以及相关社会文化建设工作,必会为村庄可持续建设与国家宏观政策的长效对接打好基础。  对于经济合作组织,我比较认可日韩和中国台湾模式,主要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综合性合作社体系,这样才能以合作社在所有涉农领域的其他收益来弥补弱势小农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收益不足。以日本为例,土地改革与建立综合性的合作社几乎同步,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在内的农村经济领域所有的资本化...
2018 - 07 - 17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经建十年”,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认识,并转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行动。当代中国大陆的“三农问题”,同样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显得愈发深化和严重。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妇人之仁”且秉持历史先贤乡村建设理念的知识分子再次提倡新乡村建设运动,并激励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参与进来,历经十余年的艰难探索和发展,时至今日,影响甚众。尽管新乡村建设运动为社会展示了鲜活的城乡互助案例、丰富的乡土实践经验以及多元化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但浸淫于发展主义久矣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此仍无法公正平和地反映,受困于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的思想界也不可能进行实事求是的归纳总结。作为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参与主体之一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在理解自身实践行动并建构文化认同感的内在需求下,仍然需要清理自身思想中的余毒残渣,反思“以资为本”的发展主义。一、新乡村建设实践简述新乡村建设运动,缘起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参与中央政府农村政策调研的中青年学者发起的“农村改革试验区”。虽然在九十年代初逐渐衰微,但留下了依托基层社会力量、深入开展“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经验教训。在九十年代后期一系列政策变化造成社会矛盾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在世纪之交接受了“三农问题”,随之强调为国家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于是,就有了“税费时代”下的民间社会有组织的开展支农调研维权行动的外部条件。最早的这种支农活动是在2000-2001年,只是几家学生社团的零散下乡,主要是农村一般调查、生活体验、短期的支教、法律宣传等。2001年以后,一方面是中国改革杂志社介入,客观上成为推动高校大学生支农活动深入开展的平台。另一方面是应对1997年东亚金融风暴造成失业压力而推行教育产业化扩大规模所暂时蓄积的年轻人,4年之后再度释放为“毕业即...
2016 - 09 - 07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民国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经建十年”,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认识,并转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行动。数十年后,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三农”问题显得愈发深化和严重。当代乡村建设最初缘起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参与中央政府农村政策调研的中青年学者发起的“农村改革试验区”。虽然在九十年代初逐渐衰微,但留下了依托基层社会力量、深入开展“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经验教训。中央政府在世纪之交将“三农”问题强调为国家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参与到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实践,历经十余年的艰难探索和发展,时至今日,影响甚众。中国的“三农”问题与资本全球化运动密切相关。作为后发国家,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进程,从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至21世纪的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都深受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影响。1949年之后当代中国发生的两轮工业化都因处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传统产业转移的国际大潮之中,而获得了空前机遇。其间的重大转折在于: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因朝鲜战争承接的是苏联的军重工业转移,而70年代以后向欧美日等国家开放,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美苏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霸带来中国在亚太领域地缘战略地位上升的机会,完成了对以往“偏军重”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工业化不仅是一个不断追加资本和技术投入的经济过程,更是一个首先需要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剥夺过程。因此,任何发展中国家只要不能靠殖民化掠夺来向外转嫁矛盾,就只能从“三农”领域或资源环境提取剩余。同理,其城市化也属于资本集聚的经济过程,一般也是从农业、农村、农民提取剩余,形成积累。因此,只要发展中国家在单纯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就都会促使农村资源要素大幅度净流出,导致本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2016 - 06 - 09
近现代百年来乡村的受体角色,如今随着宏观环境的变迁,具有了相对向主体角色改善的可能性。当下在全国所出现的多种多样的新农村建设现象,只有在某种程度上内含着乡村主体性的因子,才称得上为乡村复兴。这需要巩固既有乡村结构性的优良传统关系,并接茬于现代组织制度的宏观背景。具体而言,即提振农民组织,形成农民群体的主体性人格;重建乡村系统,形成农村地域范围的主体性实体。相对于两个历史发展阶段而言——一个是漫长历史上传统乡村社会的自给自足式发展,一个是百年来现代化制度变迁对乡村社会汲取资源的否定式发展——我们姑且将自2005年以来中央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提出以后的中国农村发展趋势,称之为“乡村复兴”,这是建立在历史变迁进程中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提法。本文谈谈乡村复兴的主体性问题。  一、近现代乡村从受体到主体转变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乡村,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共存相处的生态场域、生活场域和生产场域,具有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的主体性特征。近现代制度变迁下传统乡村地位发生了变化,乡村成了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汲取小农剩余的主阵地,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成本转嫁事实,使得乡村成为一个受体,一个依附者:中华民国1927—1937年间工业化的黄金增长十年,是中国乡村民不聊生从而发生动荡并革命的主导性原因;新中国建立后集体化时期二元城乡经济结构和人民公社下的乡村,成为建国后1978年以前初具雏形的中国工业体系汲取资源的客观受体;改革开放30多年,广大农村变成了资源资本化的一个拓荒地,青壮年农民从以前村庄生活的主人变为工业产业化劳动后备军,老人妇女儿童“被剩余”在农村;广大小农因其散漫和被动而高度依附于外界生存,一些村庄成了没生机的“取水池”甚至是“干涸地”。传统乡村作为一阳一阴、一快一慢、一发展极一稳定极的城乡“对立统一”之阴面、慢面和稳定极,其真实的功能是为中国加入全球化体系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稳定器;这样...
2015 - 11 - 20
中国有践行道义流通经济的传统文化基因。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孔子认为,“公道”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义利”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至于“民本”,墨家从体贴小生产者出发提倡“爱利万民”。然而,近当代以来市场经济对乡土社会造成冲击,嵌入了传统文化特点的道义经济被迫让位于追逐利润的资本经济,市场化小农因缺乏谈判能力陷入了“增产不增收,优质不优价”的泥淖,传统经济的“经世济用”“公道、义利、民本”等特性也已遭变异。由此形成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对立与经济差距,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后果。新时期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和绿色农业发展战略,强调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有必要结合传统道义文化精神,响应中央政策精神,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绿色农产品的道义流通试验,就是这样的机制性探索。当代儒商群体对传统道义文化与文明消费行为躬身践行,发动生态农户一起共担社会公平、经济风险和生态修复责任,形成现实中见效且能够推广的农产品道义流通模式。2013年起始于河南灵宝罗村生态苹果“道义流通”试验即为一种有益尝试。河南省灵宝市罗村是轩辕黄帝大型氏族部落的西坡遗址所在地,老子撰写《道德经》的函谷关所在地,介子推“刮股奉君”显忠义的传说流行地。当地农民受此影响,传统美德尚存。而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第一产业——苹果,由于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生产成本增加且存在“买高卖低”问题,产量不佳且质量下降,土壤板结且环境退化,苹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可持续问题堪忧。2012年8月起,河南开封敦复书院、广东泰威电子有限公司等信奉儒学的企业家团队...
2015 - 09 - 09
引子乡建有感熟闻日间稻禾香,最忆夜半月如霜。斜晖脉脉千村照,黄水悠悠万里长。念儿时,想亲娘,此心安处是故乡。摩登无形浓浓色,乡建有功淡淡光。 又到了枝繁叶茂、暑热炎炎的7月。还记得12年前的7月下旬,当时中国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瞿振元和校长陈章良,与开封市签了长期合作协议,将我们一行6人带到了开封去挂职,我被派到兰考县挂职副县长。在市校共建的背景下,当时31周岁的我,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人生事业的新征程。2003年7月,我花了半月时间,调查了兰考县16个乡镇状况,当时感到豫东传统乡村资源资本化内力欠缺,乡村面临的是如何可持续生存的问题。于是,提出在该县搞“小康村”试点的想法,得到了在城关乡陈寨村挂职的省财政厅徐可同志的引介,以及开封市、兰考县主要领导的肯定。这样,以兰考县为乡村建设运动主要试验场,其最初设计是——以村庄为基本单元,自然村、行政村均可;以村民生计为本,即以村民的增收和节支、提高生活福利为要务;以合作组织为纲,即以促成村庄的文艺队、老人协会、经济合作社等为关键,改善村庄治理;以大众文化为根,即以发展秧歌、腰鼓、盘鼓、地方戏曲、传统太极等喜闻乐见的大众化文艺为形式,扎根于农民的生活价值系统。我们希望以合作制度创新的方式把留守在村的农民们组织起来,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转化为乡村建设的正能量,有效地促进农村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从此,在这个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此讲学、当代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生前工作过,在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兰考县,黄河中下游的当代乡村建设运动便拉开了帏幕。黄河下游:兰考乡建纪事兰考试验区,是从分布于城关乡陈村、架子乡贺村、三义寨乡南村、仪封乡胡村、阎楼乡李村、许河乡蔡村等6乡6村的农民自组织建设开始的。其发展历程显示出多元力量此消彼长和互相支撑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多元一体框架。从事件现象上看,一些重要乡建纪事...
2014 - 09 - 02
【内容提要】本文从“事”、“理”、“道”的不同层面,阐释了由当代知识分子参与的、在豫东农业大市开封长达10年间所发生的新乡村建设运动。首先,通过追溯开封10年新乡村建设试验的主要事件,阐述“多元一体”力量参与的农民自助合作与城乡互助合作的过程,乡土文化复兴运动的内容和方法革新以及范围的扩展延伸等。接着,以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工业化的“成本转嫁机制”导致“三农”问题之“反题”,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在基础、外部条件和“乡土性与综合性”的经验特点之“正题”,以及在结构化反向与正向的博弈中,试验只能是“运动的”而非“制度的”之“合题”,阐释了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结构之“理”。最后,通过对20世纪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追溯,阐述了新乡村建设运动的根本是以“新”溯“旧”,复兴中国乡土文明,其未来必将通向生态文明之路。【关键词】新乡村建设运动 成本转嫁机制 实践 乡土文明 生态文明任何社会现象,若要理解其性质和规律,都要察实际之事、明结构之理、通历史之道。实际之事是从事实或活动表象的行动视角来说的,结构之理则是从社会要素间互动关系的结构视角来说的,历史之道是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历史视角来说的。“事”、“理”、“道”属于不同层次的概念,总体而言,道在理中,理在事中;事中有理,理中有道;历史、社会和行动虽然有着复杂的现象差异,但基本上是合拍的,一种社会现象发展的前途则在历史和当下的“道、理、事”中。基于道、理、事之间的本质性关系及其复杂表现,本文不只是简单地通过逻辑实证的办法来谈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个案,而是从事、理、道的不同层面,阐释由当代知识分子参与的、在一个豫东农业大市——开封市(含区县)中所发生的新乡村建设运动,对其进行跨越10年的经验总结,尝试进行结构之理和历史之道的反思。一、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之事:对主要事件的跨年度追溯(一)本部分主要是对知识分子倡导并参与的、以开封地区为主的当...
178页次5/18首页上页12345678910...下页末页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