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政策理论
2019 - 01 - 15
国家气候标志是由独特的气候条件决定的气候宜居、气候生态、农产品气候品质等优质气候品牌的统称,是衡量气候资源综合禀赋的科学认定。国家气候标志遵循自愿申请、不乱不滥的原则,按照申请、初评、评估、评审、授予等环节进行科学评定。评估建立在海量气候大数据、风云气象卫星观测、气候数值模式基础上,数据翔实、刻画挖掘精准。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严格按照量化的技术指标进行评审,国家气候标志评定科学而权威。经过一年的实践,建德、恭城、连山获得气候宜居类国家气候标志;阿尔山、四明山、安吉、黄岩、集安、阿勒泰、三门、永德、酉阳、温泉、牙克石、福州、徐闻获得气候生态类国家气候标志;中宁枸杞、建德苞茶、邵阳油茶、苍南四季柚、眉县猕猴桃、凤县花椒等获得农产品气候品质类国家气候标志。1气候宜居类●浙江建德——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建德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降水丰沛,冬暖夏凉,小气候明显。主要气候优势有:人体舒适时间长,年气候舒适期长达8个月。空气质量优,气候生态环境好,2017年空气优良率达96.7%,森林覆盖率为76.2%;气候景观丰富,旅游度假气候适宜期长;气候风险总体偏低,气象灾害损失少;气候资源优越,绿色农产品丰富多样。●广西恭城——中国气候宜居县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秋迟、气候温润。主要气候优势有:气候禀赋优良,人体舒适时间长,年气候舒适期长达9个月;气候风险总体偏低,气象灾害损失少;空气质量优,气候生态环境好,2017年恭城空气优良率为91.7%,森林覆盖率为80.9%;气候景观丰富,旅游度假气候适宜期长;气候资源优越,长寿油茶独具特色。●广东连山——中国气候宜居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主要气候优势有:气候禀赋优良,人体舒适时间长,四季温度适宜;生态环境优良,...
2019 - 01 - 12
摘要:“三农”问题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它因工业化而产生,也必然因“去工业化”而化解。过去100多年我国被迫追求工业化,走上西方主导的工业文明道路,“三农”问题因而产生;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则标志着“三农”问题已然进入化解之道。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中国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过去一百年西方中心的发展主义幻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21世纪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农问题,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意味着对以往20年加快城市化战略做出了方向性调整。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继而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讲到“逆城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问题。这标志着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积累形成的“三农”问题有了得到实质性化解的线路图。笔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三农”问题这一概念的时候,就认为这基本上是“一个因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i]。不仅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进行原始积累的时候,要大量集中使用农村劳动力于国家基本建设,要通过剪刀差从“三农”提取积累,就是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之后,同样如此——市场经济配置要素的结果就是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长期净流出。并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越快,净流出就越多,“三农”问题就越严重。现在党中央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不再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优先发展,这一国家政策导向的改变必然带来“三农”问题的改变。现在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非常复杂,被动地成为美国排名第一的...
2019 - 01 - 12
改革开放40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我国财政管理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利改税、费改税等税费关系的一系列改革,为形成合理、规范的政府财政收入格局,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税费改革依然重任在肩。公共财政体制中税费关系及地位基本厘清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非税收入,即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55%以上,是第一大收入来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形式更加多元化,包括税收、公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下简称“收费”)、国有资产收益、罚没收入等等。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政府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国企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需要照章纳税,税收便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收入来源。在国际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财政收入的80%以上来自税收,还有些国家对税收的依赖更高。  经过理论界多年的探讨和我国财政改革实践的探索,社会各界对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财政收入中的税费关系,以及税和费在财政收入体系中的地位,逐步取得了基本共识,成为推动税费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力量。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税费同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形式,承担着组织财政收入,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社会运行能力的职能。但其地位存在较大差距,税收是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收入来源,费则处于辅助地位。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在组织政府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是收费不能替代的。  税和费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能。第一,税收对个体无偿,费用具有补偿性。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全体公民提供满足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对特定的个体不具有直接补偿性。相反,收费是针对特定公共物品或服务收取的,具有补偿性。第二,税收法定,收费依据较为分散。税收依法征收,征税行为由法律强制性保障实施,而收费依据较为分散,不同收费主体依据不同的法律或规章制度开展收费...
2019 - 01 - 12
郫都区国土局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可入市交易的近5000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中,未来还有多少土地会上市交易,第一是看村集体的意愿,第二是看市场方的意愿,政府已经将各项交易环节打通,剩下的就交给市场自己来决定”。12月20日,70岁的张朝凤凑近公告牌,仔细在上面寻找自己家所在的位置。这块矗立在战旗村村口的公告牌,是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部分乡村的招商引资信息介绍。白色的地图上,用红色标注着每一个项目的面积、土地性质、价格和拟建设项目。当地街道办的用意,本是希望利用这里每天如织的游客,找到合适的资本,但也吸引了如张朝凤这样的邻村人,在其中找自己家的位置。经旁人指点,她有了大致的确认:“要用我们的土地建一个酒店”。张朝凤所说的土地,是指自己所在的柏木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她期待的是,自己所在的乡村也能够如战旗村一样,能够通过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自己也有更多的收入。农村土地问题专家、成都市社科院原副院长陈家泽也有这样的感触。12月20日,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而言,如何利用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非常重要。或者说,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都是最关键的土地来源。战旗村之变12月20日尽管并非假日,但战旗村的乡村旅游项目“乡村十八坊”依然游客如织,无论这里的布鞋、豆瓣甚至是粗加工的农产品,都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游客脚下的土地,曾经是村里闲置多年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如今随着村里数宗类似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的身份进入市场交易,不仅打通了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通道,也推动了战旗村从过去贫瘠的乡村成为四川集体经济十强村。张朝凤也希望自己所在的乡村,能够有这样的变化,由于经年累月的田间劳作,她的脸如同这片土地一样,被时光一遍又一遍耕耘后,布满细细长长的皱纹,“一旦村里...
2019 - 01 - 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个大事,涉及的主体、包含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必须审慎稳妥推进。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更好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安排,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授权决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组织开展了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现将试点情况报告如下:一、改革试点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5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授权在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下简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法律规定,授权期限截至2017年12月31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2015年3月23日至25日,原国土资源部召开试点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议,正式启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下简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同年6月,原国土资源部会同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原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逐一研究批复试点地区实施方案。一个试点地区只开展一项试点,其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各15个...
2019 - 01 - 11
1.发言题目我们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它的视角是农村空间资源如何利用的视角,空间上怎么解释呢?比如今天下午我们大家都坐在这个屋子里面,我们共享房间内的这样一个空间,但是我想把这个概念在扩展一下,比如说我们来到这里会有一种浓浓的关中风味,这就是文化空间,如果我们觉得这里空气比城里的空气更新鲜,这就是生态空间,所以说我想把这个空间的维度变得丰富起来,我们一般谈农业空间利用,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2.案例一:袁家村一二三产演变收益递增以袁家村来讲,它的第一步就是当年老书记带着全村人,通过360块钱买了三头公牛,然后把它育肥了之后卖了2000多块钱,再买了九个母牛,最后变成十多头牛等等,这个因为有了牛就可以有粪肥上田,然后粮食高产种棉花也是一个高产,然后全部都实现了一个基本的温饱之上的那个小康水平,这是在农业的这个层次内看我们的空间,这时候我们的空间主要用来干什么?用来进行农业生产,满足我们的基本生存需求。那这时候空间有价值吗?有,但是它是围绕我们农产品的产出来定价的。原来我们这边的田比较薄,产出比较少,就几十斤这个两位数,等到后来大家干到1600多斤,那这时候我们说我们的地很肥,也就是这个时候空间给的产品的丰富程度是提高了。接下来袁家村跟着第二步是干什么?办了水泥厂海绵厂等等,这是二产。所以原来的一产内不受重视,村后边的山,我们把这个石灰是买来变水泥,水泥场曾经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固定资产项目,每年给村里的利润最多的,那么这时候它的空间是什么?是二产化范围内村里的所有土地用来盖厂房,用来建设,然后开发变水泥的砖窑等等,这是对空间的二产利用。那在工业产品价格比较高,农产品价格比较低,过去“剪刀差”价格机制下,二产带来的收益就高于一产。那么接下来第三阶段,就是大量的小水泥厂小加工厂等关停并转等。如果说你把所有的空间,综合天上地下所有的涉及之内的空间做二产的利用的话,那你面临的前途可能就是倒闭...
2019 - 01 - 10
谢谢40人论坛的邀请。我今天的发言是要尝试着讲好“50”“80”“10”三个年代发生的中国故事。原来想等2010年以后这第三个年代过完再讲,现在有这个会,就先跟大家做一个扼要汇报。演讲题目是“亿万农民救中国”,顾名思义是讲三农问题,大体上用中国人做经验归纳的“起承转合”来形成理论上的“格物致知”。从讲好中国故事的需求来看,相关的理论体系确实需要重大调整。01 1950年土改——亿万农民化解国初危机大家知道,民国在1948年有一个重大的深改,也是美国人帮助搞的——借入4800万美金作为货币发行依据,改掉了原来法币制的主权货币体系。但,这种外汇本位的货币体系4个月就崩溃了,民国随之恶化了长期通胀,从而导致军费占比高达80%以上的高赤字财政不能维持;于是现代金融与财政的失败导致了其军事上的失败。共产党靠小米加步枪一个连队能够让上万国民党士兵交枪,除了革命军人神勇之外,主要是民国政府没钱给军队发饷了。共产党在第三次土地革命时期主要靠发动农民群众参加土改来支援解放战争,农村根据地没有现代化的财政金融来支付农民做出的巨大贡献,解放军从村里取走多少小米、军鞋、门板(担架),打个白条就可以了。当年解放战争的时候给农民打的白条直到2007年还发现有没还上的。这些事情在理论上都有深意。那个时候传统农村没有现代金融,却能够靠农村包围城市取得革命胜利。但,共产党刚一打进大城市,立即遭遇到民国政府的问题——必须每天都要有财政开支才能维护城市管理。民国的军队被打垮了可以遣散回家不增加开支,但是城市中的工商管理、教育医疗、街道卫生、警察治安……全部要靠财政维持。于是,时所必然地发生所谓国初危机,主要是指1949年解放之后共产党首先遭遇的是接管大城市严重的财政赤字!虽然比民国低大约10%,但新政权赤字率仍高达70%以上!于是,新政权为了保证财政开支,只能增发货币。但国民党在离开大陆的时候把所有的黄金和外汇...
2017 - 11 - 23
按照很多专家的分析,2016年应该是中国经济下滑到底的一年,产能过剩的话题这几年也一直在讲。但这些讨论很少跟农业企业现在面临的形势直接相关。其实,早在1990年代中期,当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的时候,我们就曾经提出粮食增产和人口增加的曲线是并行的,在中国没有完全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条件下,以国内的粮食生产为主来保证国内的需求,那如果粮食在短期内连续增产,就会出现过剩。1990年代出现过粮食四连增,曾经导致库存费用过高、财政补贴、银行占压等一系列宏观问题。进入新世纪,当我们开始强调“三农”问题、加强农业投入时,又出现了粮食十二连增,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说法是:“三农”支出现在是国家财政支出的最大项,2014年已超过11300亿元,2015年应该会进一步增长,大概每年有10%的增长率。客观来看,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都非常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地板价”(最低价)在国际价格的“天花板”(最高价)之上,这种倒置的结构很难持续。所以,由于长期的粮食过剩,没办法再增加库存,从2016年开始要减少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化肥补贴、农药补贴等。这样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很难保证,农资生产企业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再看看国际形势,我们跟那些大农场模式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陆续签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就对国内农产品形成了市场空间的挤压,因为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价格很低,产品质量又好,而国内的价格很高。总体来看,2016年农业的国内、国际情况都是不利的。这个冬天恐怕会比较难过,下一个春天可能比较短暂,下一个夏天可能比较炎热,接着就是秋风肃杀,形势不会太好。 一、世界农业的三大模式在我们以往的农业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基本是西方的,因此无法解释世界的农业形势到底如何。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形势不再是单一的产业问题,比如美国也有沙尘暴,他们那种大农场模式也...
2019 - 01 - 12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划分和机构分设是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之一。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分设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讨论,并分析这些讨论依据的理由,发现:就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而言,需要分设两者并明晰其职责;但就直接改善村庄治理突出问题和提升治理能力而言,分设两者在多数地方并不能直接有益于村庄治理。村民自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存在后者为前者提供财力支持的内在机制,分设不应该破坏这种机制。因此,在当前阶段,可先在地方层面根据不同村庄的实际采取合二为一、适度明晰职责乃至分设的不同办法。在汲取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同步开始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关键词】村庄治理本位;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农立法一、 理解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关系的乡村治理视角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使得合理构建乡村组织体系的讨论又一次成为热点。自治、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是新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特征,在制度结合中各种组织的组合是最为基本的。村级组织体系的搭建是乡村治理组织组合中最基础的部分。村内各种公共权力组织主要是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此外还有村庄各种群体的社团组织,如共青团、妇联小组或妇联、老人协会,以及红白理事会、文娱兴趣团体等社会公益组织,在主要组织之外的这些组织也具有一定的公共权力。村级组织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除了两委关系,就是村民委员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视角下,组织体系的构建不仅包括相互关系问题,也包括各自转型问题。本文只涉及定位两个组织的相互关系问题。在十九大明确提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之前,村民委员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主要是从“构建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角度来看待的。也就是说,两者关系是在村民自治的框架内讨论和理解的。改革开放之初,村级组织体系设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村...
2017 - 11 - 08
金融资本主导全球化已经造成的“粮食金融化”,是导致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后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粮食进口依存度高的低收入国家发生动乱的最重要因素。这个在金融资本全球化历史阶段所内生的灾难性后果,作为不断发生的教训,已经引发国际社会的警觉;同时,也对中国在上世纪适应产业资本向农业扩张阶段而建立的粮食安全战略及其相应的保障方式提出了新挑战。  粮食金融化:国际粮价波动主因  粮食金融化,是全球化或者说金融资本全球化框架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体经济高度金融化所衍生出的一个剖面。  所谓实体经济的金融化现象,本质上是社会经济体系中实际发行和流通的货币及其衍生品的总量显著超过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流动性的正常数量,因此使得本来取决于产品供需基本面情况的价格体系中的关键价格环节,受到货币及其衍生品也就是金融产品的供需情况变化的直接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甚至超过了产品供需基本面情况对产品价格变化的作用;而价格是市场经济体系下实体经济的核心环节,于是最终出现了金融产品市场形成的虚拟经济掌握了生产产品与服务的实体经济的定价权的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化表面上看是超发货币及其衍生品导致的经济现象,但它绝不属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通货膨胀的概念范畴。通货膨胀实质上还是虚拟经济(金融经济)因为实体经济形势变化而被动地超发货币。金融化之最为本质性的不同,则是虚拟经济利用超发货币及其衍生品导致流动性过高而掌握实体经济定价权以控制实体经济,达到通过操纵价格短期变化而实现财富集聚为目的的有主动意识的经济行为。因此,金融化对产业发展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实体经济金融化,是在近年来国际经济体系中流动性不断增强到严重泛滥的情况下普遍发生的新经济现象,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展深化的必然产物,即金融经济对国民经济投资和国际经济体系的主导作用超过实体经济,金融资本家对经济的控制力量超...
127页次11/13首页上页...  45678910111213下页末页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